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百姓生活 > 正文

延安论文(上)

发布日期:2017/11/9 8:54:19 浏览:1647

、舒群。

结果事先没约定时间,罗烽、舒群都不在家,艾青也是过了半个多小时才回来。一听说***来了,他特意跑回自己的窑洞,换上一身西装,打上一条红领带,这才郑重地到萧军的窑洞里见***。三个人从傍晚一直聊到点起马灯。

艾青也是***格外看重的诗人,两人很快熟识亲热起来。

1942年初,***在和艾青的一次谈话中,忽然提到:“现在延安文艺界有很多问题,很多文章大家看了有意见。有的文章像是从日本飞机上撒下来的,有的文章应该登在国民党的《良心话》上……你看怎么办?”

这时,延安文艺界的问题已经尖锐起来,一些文章和词句深深刺痛了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革命家们。贺龙、王震都明确表示过不满,连一向宽厚的朱德总司令也对某些词句颇有微词。

“开个会,你出来讲讲话吧。”艾青建议。

“我说话有人听吗?”

“至少我是爱听的。”艾青肯定地回答。

怎么开这个会,制定一个什么样的文艺纲领,却让文采斐然的***分外为难。他在谈话中对很多人讲过:“这个文章不好作!”

在延安,***手里有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著集《海上述林》,书的作者是瞿秋白。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慷慨就义。闻知噩耗,与瞿秋白互为知己的鲁迅抱病收集瞿秋白遗作,收入了瞿秋白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拉法格等人的文学论文,以及高尔基的创作和论文,合成《海上述林》。国内的环境容不得这本书出版,鲁迅就把书稿送到日本。书印好后,他精心设计了皮书脊、蓝绒面,挑选出装帧精美的两本,托冯雪峰转送给了***和周恩来。

睹物思人,***哀痛地怀念着志同道合的战友和知己:“怎么没有一个人,又懂政治,又懂文艺,要是秋白还在就好了。”

这句话,他对诗人萧三说过,对留法归来的作家李又然也说过。李又然还记下了这样一个让人动容的细节:“主席脸上立即显出愁容很深很深的愁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忧愁的脸!隔了很久,我又说:‘毛主席,什么时候文艺界开个大会,毛主席亲自主持!’主席始终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头深深地埋着。我怕他这么下去要累的。就说:‘毛主席,我走了!’主席这次没有送我。”

为做好这篇文章,***秉行了他一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做法。从1941年年末到1942年3月,他频繁地约请延安文艺界各方面人士谈话,调查情况,收集意见。

每次谈话,***几乎都要请人吃饭,先后有三四十位延安文艺界知名人士成为***窑洞的座上宾。

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的草明、欧阳山3月底去***的窑洞时,正赶上食堂杀了一头猪,餐桌上有三个荤菜:炒猪肝、炒猪肚、炒肉片,都是在延安并不多得的美味。欧阳山时隔几十年后仍对那顿饭念念不忘。

在这次会谈中,***经过了近半年的调查研究,态度已经明朗,开门见山地讲要准备开一个会,与文艺界的同志们共同研究一下文艺工作的问题。接着,他针对性很强地对文学创作的立场、对象和作家深入生活、思想改造等问题,征询了欧阳山和草明的看法。

党的文艺政策已经浮现出了轮廓。

鲁总司令的队伍

一张薄薄的粉红色油光纸,上面印着几行字,算是当年延安的“豪华型”请帖了:

为着交换对于目前文艺运动各方面的问题的意见起见,特定于5月2日下午一时半在杨家岭办公厅楼下会议室内开座谈会,敬希届时出席为盼。

***凯丰

这张请帖发到延安80多位文艺界人士手中。从1942年5月2日起所召开的座谈会,后来闻名于世,即“延安文艺座谈会”。

5月的延安,青山叠嶂,绿树环抱,风光明丽。

2日中午,延安文艺明星周扬、丁玲、艾青、陈荒煤、何其芳、刘白羽、周立波、华君武、萧军……汇聚在杨家岭“飞机楼”。

“飞机楼”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楼,当中三层,两侧一层,从山上往下看,如同一架张开双翅的“飞机”。人们依形而命名,都称它“飞机楼”。

***所住的窑洞,就在中央办公厅旁的山坡上,不到百米。按照***的生活习惯,他总是熬夜到凌晨,然后休息,中午正是他“早饭”之后。

中午1时左右,***从窑洞连接“飞机楼”的天桥上走过来,两条肥大的裤腿上打着显眼的补丁,上身穿着件薄棉袄,肘弯处还露着棉絮。

会场设在“飞机楼”底层南厅,是中共中央会议室兼饭堂,面积不过20多平方米。这时,摆了二十多条长板凳,80多人挤了个满满当当。

会场中央靠墙一侧摆着一张办公桌,铺块白布,权且作为主席台。

会议开始,***语出幽默:“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总司令的,一支是鲁总司令的。”

“朱总司令”,人人皆知是朱德总司令,而“鲁总司令”倒是头一回听说。经***解释,方知是指鲁迅。***的意思是说,一支是武装的军队,一支是文化的军队,共产党要有文武两支军队。他用这样的话,论述文艺工作的重要性。

接着,***针对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这些思想混乱情况,提出了关于文艺工作的五个问题,即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熟悉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交给与会者自由讨论。

开始时,众人比较拘谨,有了一两分钟的冷场。

丁玲捅捅旁边的萧军说:“你是学炮兵的(萧曾当过炮兵),你就第一个开炮吧!”萧军就站起来,挽了挽袖子,口气极大地开了头炮:“这样一个会,我看了情况就可以写10万字。我是相信罗曼·罗兰提倡的新英雄主义的,我不单要做中国第一的作家,而且要做世界第一的作家……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将旧世界砸得粉碎,绝不写歌功颂德的文章。”

萧军一如既往地桀骜不驯,狂放不羁。许多人对他的发言大发嘘声,表示不满。***却示意要大家安静,耐心听下去,并不时在纸上记下一些东西。

等到萧军长篇大论地讲完,就坐在他旁边的胡乔木“嚯”地站起来:“我要发言!”

胡乔木对萧军的发言进行了激烈的批驳。特别是针对萧军“文艺不受党的领导”的论调,胡乔木语气激动地说:“文艺需要党的组织,共产党不像一把椅子,可以自由搬动,它是有坚实理论基础的。”

萧军毫不示弱,马上回击。一下午的讨论,几乎就在这两人的争论中过去了。

5月16日,会议继续。

萧军前次的“炮”似乎还没放完,而且由于受到胡乔木的当场批驳,心中憋着火。会议一开始,萧军抢先发言,两个人又吵开了。

一直到吃完午饭,才到了其余的艺术家们充分表达观点的时间。

民众剧团团长、诗人柯仲平操着云南话,用他惯用的大嗓门说:我们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农村演出,我们的团旗上就写着“大众艺术野战兵团”“我们就是演《小放牛》。你们瞧不起《小放牛》吗?老百姓都很喜欢。你们要找我们剧团怎么找呢?你们只要顺着鸡蛋壳、花生壳、水果皮、红枣核多的道路走就可以找到。”

柯仲平的话引得全场大笑。***也笑了,笑过又对柯仲平说:“你们如果老是演《小放牛》,就没有鸡蛋吃了。”

从晋西北前线归来的战斗剧社社长欧阳山尊还穿着一身戎装,说话也像个将军一样铿锵:“这么多文学艺术家集中在延安干什么?应该上前线去,那里有写不完的人物和故事,那里正需要你们。来吧!谁到我们战斗剧社来,我举双手欢迎!”

“结论”

经过热烈的讨论,以至激烈的争论,延安文艺座谈会在1942年5月23日下午闭幕。那天,出席的人最多,“飞机楼”的会议室坐不下了,干脆改在门前的广场上举行。

到***作会议总结讲话时,已是晚饭过后,天色暗了下来。工作人员用三根木杆架挂上汽灯,人们围坐成一个椭圆形的大圈。

当时年轻的画家罗工柳就在主席台旁席地而坐。他记得,***拿着几页纸走上台时,嘴里还低声咕哝了一句:“文章难做啊。”但是一登台,***就展现出挥洒自如、自信从容的气度。

***做了个幽默的开场:“我对文艺是小学生,是门外汉,向同志们学习了很多。前两次是我出题目,大家做文章。今天是考我一考。大家出题目,要我做文章。题目就叫‘结论’。”

随后,***拿着提纲,洋洋洒洒地讲了三个多小时。他以“为群众、如何为群众”为题,针对当时延安文艺界存在和争论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说:“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具体讲,就是文艺必须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不能有任何迟疑”。由此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革命文艺路线、方针、政策,解决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的源与流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及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两次讲话,都只有一个提纲。文稿是由胡乔木根据自己的笔记,与速记员的速记稿比照整理而成。5月2日的讲话,作为《引言》,5月23日的讲话,则是《结论》,两部分合成了现在能够读到的《讲话》文本。

胡乔木的整理稿交给***之后,***又反复斟酌推敲,仔细修改。***对这篇他深感“难作”的文章极为慎重,很长时间都没有公开发表。他还托人把文稿带给在重庆的郭沫若和茅盾,征询意见。

郭沫若后来让人带回了四个字的评价“有经有权”。“经”指的是普遍规律,“权”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据胡乔木回忆,***对这个评价很是欣赏,认为得到了一个知音。

直到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1年多,1943年10月19日,为了纪念鲁迅去世七周年,经***仔细改定,《讲话》才全文发表于《解放日报》。

而按照《讲话》精神指引,延安文艺界的创作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

一大批作家、艺术家背起背包,奔赴前线,与人民和战士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的创作激情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中得到释放。《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种谷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一部部为人熟知的经典之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百花争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近70年,成为了党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时至今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仍散发着灼灼光华,“为人民大众”的文艺方向和“深入生活”的创作道路,构建了新时期文艺的根基。

《延安论文(上)》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革命圣地延安论文、延安精神 研究性论文、陕西延安毕业论文、上官吉庆延安市委书记、在延安培训班上的讲话、延安上市公司、延安高架早上拥堵时间、延安微信上门服务、延安东大上品

上一页  [1] [2] [3]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