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百姓生活 > 正文

23延经债:2023年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2023年跟踪评级报告

发布日期:2023/6/20 13:31:34 浏览:371

名称注册资本持股比例主营业务合并方式

吴起县新洛源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00100.00房地产业设立吴起县九川旅游汽车租赁有限责任公司500.00100.00道路运输业设立2、跟踪期内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情况

子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持股比例主营业务不再纳入的原因

延安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有限公司10,000.00100.00商务服务业股权划转1,000.00100.00

延安储能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商务服务业注销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中证鹏元整理

四、运营环境

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

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动能由外需转为内需,宏观经济政策以稳为主,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有望企稳回升

202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地缘政治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陡然增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4月和11月主要经济指标下探。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逐步推出,宏观经济大盘止住下滑趋势,总体维持较强韧性。

具体来看,制造业投资在减税降费政策加持下保持较强韧性,基建投资增速在政策支持下大幅上升,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房地产投资趋势下行,拖累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在二季度和四季度单月同比出现负增长;出口数据先高后低,四季度同比开始下降。2022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21.02万亿元,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增长3.0,国内经济整体呈现外需放缓、内需偏弱的特点。

政策方面,2023年全球经济将整体放缓,我国经济增长动能由外需转为内需,内生动能的恢复是政策主线逻辑。宏观经济政策将以稳为主,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重点在于扩大内需,尤其是要恢复和扩大消费,并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总基调保持积极,专项债靠前发力,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稳健偏中性,更多依靠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来定向投放流动性,市场利率回归政策利率附近。宏观政策难以具备收紧的条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加强政策间的协调联动,提升宏观调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在房地产支持政策加码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等因素下,2023年国内经济正在逐步修复,经济增长有望企稳回升。国内经济修复的同时还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海外大幅加息下出现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快速攀升,地缘政治冲突延续和大国博弈升级带来的外部不确定性继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下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压力处在高位,内需偏弱和信心不足仍然是国内经济存在的难点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是综合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强,宏观政策灵活有空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经济增长将长期稳中向好。

2020年,城投公司融资环境相对宽松;2021年随着隐性债务监管进一步趋严,城投融资政策进入周期收紧阶段;2022年以来城投融资监管有保有压,城投区域分化加剧2020年,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通过基建投资带动国内经济循环发展的需求大幅提高,城投公司作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主体,融资环境较为宽松,相关政策主要表现为鼓励债券发行和提供项目增长点。

2021年,随着经济形势好转,稳增长压力减轻,中央部委及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控更趋严格,城投融资政策进入周期收紧阶段。3月,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财评规[2021]18号),要求各地方国资委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有效防范化解企业重大债务风险。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重申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背景下城投融资监管“有保有压”。4月,央行23条提出“要

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按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但对“合理融资需求”的保障并不意味着城投融资监管政策发生转向。5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要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20号),要求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明确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财政事权划归省级,降低市县偿债负担,有利于降低区域整体信用风险。

2023年城投债融资政策将维持“有保有压”,推进隐性债务有序化解。2022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列为2023年需着力防范化解的两大经济金融风险之一,并强调“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等要求。2023年年初财政部会议强调继续抓实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治理。从城投的融资和风险角度来看,此政策背景下,城投债融资将面临进一步收缩、分化持续加剧,优质地区、高级别城投债依然受市场追捧;对经济财政实力中等、债务高企、且土地收入大幅下滑地区,以及其他低评级为主的地区,未来融资难度上升,或面临较大流动性和偿债压力;而对于实力偏弱、债务高企地区而言,非标违约事件可能持续增加,非标违约所涉地区范围扩大。

区域经济环境

延安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区域内能源资源丰富,形成了以能源产业、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经济发展对能源工业较为依赖,受益于煤炭等能源景气度较高,近年GDP增速高于全国,但地方政府债务增速较快,主要投融资平台债务规模依旧较大区位特征:延安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区域内拥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延安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延安市下辖1市2区10县,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末,延安市常住人口为226.76万人。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能源化工业具备坚实基础,已探明矿产资源16种,其中煤炭储量115亿吨,石油13.8亿吨,天然气2,000-3,000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延安是工业的发祥地,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延安市延长县,石油开发已有百年历史。“延长石油”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延安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市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旧址445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图1延安市区域发展布局图资料来源: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经济发展水平:延安市经济发展对能源工业较为依赖,受煤炭等能源景气度提高影响,2021年以来延安市经济增长较快。延安市煤炭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对能源工业较为依赖。2021年以来,煤炭等能源行业持续高景气度,带动延安市经济快速增长,连续两年高于全国GDP增速水平。2022年延安市的GDP为2,231.93亿元,同比增长4.6,三次产业结构为10.1:62.8:27.1,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6.4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401.35亿元,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604.09亿元,增长5。2022年人均GDP系全国人均GDP的1.15倍,高于陕西省平均水平。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4.9,其中采矿业增长28.7,制造业增长2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9。全省建筑总产值159.88亿元,同比下降3.2。全年签订建筑合同额238.86亿元,同比增长6.3,房屋施工面积290.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1。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延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波动,在2020年实现增长之后,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但2022年下降的幅度有所减少。具体来看,2021年同比下降23.1,2022年同比下降2.9,其中仅第二产业实现增长,同比增长率为19.4,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1.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9.6。从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9。消费对延安市经济增长起到一定带动作用,2021年消费市场稳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72亿元,同比增长7.8。2022年消费市场进一步复苏,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45.63亿元,同比增长7.5。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增长8.1,餐饮收入增长1.2。

表22022年陕西省地级行政区经济财政指标情况(单位:亿元)

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

区域名称GDPGDP增速

(万元)收入收入

榆林市6,543.655.6.08926.8172.10

咸阳市2,817.554.46.89115.58112.17

延安市2,231.934.69.84180.4536.44

2,201.134.04.7693.1967.60

渭南市

宝鸡市2,743.102.88.3892.6558.97

资料来源: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财政预决算报告、政府网站等,中证鹏元整理表3延安市主要经济指标及同比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2022年2021年2020年

项目

金额增长率金额增长率金额增长率

地区生产总值(GDP)2,231.934.62,004.588.11,601.48-0.8固定资产投资--3--23.1-3.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637.5A4.727.884.60-6.5

进出口总额17.382205.35-78.7$.923.0

人均GDP(万元)9.848.817.02

人均GDP/全国人均GDP114.858.83?84

注:“-”表示数据未公开披露,2020年人均GDP=2020年GDP/2020年11月1日零时延安市常住人口。

资料来源:2020-2022年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延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证鹏元整理产业情况:依托区域内丰富的能源以及自然、人文资源,延安市形成了以能源产业、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延安市形成了以能源产业、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为主导,农副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新材料、新技术、等产业同步发展的多元化产业体系。其中能源产业是延安市支柱产业,受益于区域内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形成了以煤炭、原油开采及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LNG及天然气等细分产业。农业是延安市特色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苹果、畜牧业、设施农业为主导的“3 X”产业体系。同时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近年来加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2022年全市拥有等级旅游景区52家,共接待旅游人数560.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3家。

发展规划及机遇:根据《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延安市将加快构建“核心引领、两带支撑、多点发力”的区域经济布局。强化“2 3”发展核心引领作用,即宝塔区、安塞区和高新区、新区、南泥湾开发区经济发展。重点建设洛河、沿黄两大经济带。其中洛河经济带,沿洛河串联吴起、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