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企业单位 > 正文

政府危机公关不应沦为“诡道”

发布日期:2016/7/4 1:55:13 浏览:638

6月12日,延安被踩头商户刘国峰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网上名为“致广大关心‘延安5·31事件’网友的一封信”的网帖,并不是他本人所写,公开信的内容也与自己现在的想法不一致。(6月13日《新京报》)

延安城管“跳脚踩头”事件发生后,由于地方政府处置不当,迅速演化为群议汹汹的公共危机事件,“延安革命圣地的形象”确实受到空前的冲击和破坏。借被踩头者刘国峰之口致信公众,看似灭火,实则浇油,不仅导致矛盾激化,更使信任危机升级,结果错失了公关自救的良机。可以预料,最终地方政府将不得不付出更高的社会成本。

城管暴力执法,本已令人惊叹唏嘘,城管部门随后回应的临时聘用人员说辞,更令社会不胜感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细心的网友还发现城管局长“座驾”涉嫌公车超标,延安市城管局办公大厦也涉嫌超标等次生舆情。当地政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文过饰非的态度不仅没有缓解舆情危机,反倒勾起网民“深度追问”的兴趣,招来更多的质疑。客观来说,本次“公开信”代笔之所以失效,其根本不在于公关技巧不过关,而是政府不老实、不坦诚的态度激怒了网民。

身处舆论场,注定不平静,舆情事件出现后,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平息事端,不仅释疑解惑,还自我修复,委实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延安此前通报了事件经过和对有关人员的处理结果,城管局长也对伤者鞠躬道歉,舆情应对似乎卓有成效。可惜代笔“公开信”弄巧成拙,本已逐渐平复的舆情出现翘尾因素,留下无尽遐想的同时,也留下“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复杂化”的舆情隐患。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危机公关,本应通过实实在在的善后追责扭转舆论势头,赢得公众理解和支持,然而延安把“公关技巧”当做应对危机的“万金油”,不摔跟头才怪呢。

良好的公众形象是政府的无形资产,是增强政府执政能力、承载“中国梦”的重要基础。面对各类舆情事件,社会管理者应改善舆论应对引导方式,避免危机公关堕入“搞定就是稳定”的诡道,从心诚话真行动快做起,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明明白白引导舆论,少些花里胡哨的架子,多些真心诚意的措施,这样才能重拾话语权,于重建公信力良有益焉。

文/颜陈

(原标题:政府危机公关不应沦为“诡道”)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