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资讯杂谈 > 正文

进一步健全医改领导推进机制!一省介绍深化医改工作进展

发布日期:2024/2/20 12:42:23 浏览:40

来源时间为:2023-12-04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安排省级专项资金3.07亿元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延安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铜川中医药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和12个县域次中心建设项目。

12月1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联昌,延安市副市长严晓慧,安康市副市长王廷栋出席,介绍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联昌先生,延安市副市长严晓慧女士,安康市副市长王廷栋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杨联昌副主任作介绍。

杨联昌: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医改工作安排,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协调联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今年医改工作情况:

一、进一步健全医改领导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省长任省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担任副组长,高位推动医改工作。各级医改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一位政府领导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上下联动推进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二是强化统筹推动。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同发力,通过调研督导、召开现场会、巡回指导等多种方式,推动重点任务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签署医保医疗协同治理机制协议,定期会商,研究解决医保、医疗、医药协同治理重点事项。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医教协同创新,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大政府投入。2023年1-10月,共下达中央及省级医改领域专项资金227.77亿元,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综合改革、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等方面,全力保障医改工作顺利推进。安排省级专项资金3.07亿元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延安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铜川中医药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和12个县域次中心建设项目。

二、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一是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西安交大一附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清单,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完成内分泌代谢病、重症医学、血液病3个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申报。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稳步实施。二是推动医疗集团和医共体建设。延安、宝鸡、铜川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市、区)由49个增加到83个,按县域经济发展口径统计,实现全覆盖。遴选11个县启动实施医共体科室共建项目,丰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内涵。推进“千县工程”组团式帮扶与医共体建设衔接,54个县级医院胸痛、卒中、创伤等三大中心功能向镇卫生院延伸,为急诊急救患者争取更多有效时间。三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全省62.46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发挥苏陕协作、对口支援和“组团式”帮扶机制作用,省内46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105家县级医院,江苏66家三级医院帮扶56个脱贫县县级医院。11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医院累计新建临床科室19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73项。四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市项目落地铜川市。9个单位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医药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4.5亿元。实施医院中医药特色康复示范中心建设项目16个。建成10个省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533个院内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实行乙类药品管理。五是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省高校医学类专业布点244个。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医学本科生1536人,新招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3236人(含全科专业325人、转岗培训全科医师839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201人),培训镇卫生院骨干医生430人、乡村医生2331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占比提高到36.2。各地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下沉,分级诊疗和有序就医持续推进。

三、加快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一是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全省107个县(市、区)中,59个已经落实“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和“两个允许”政策,占到55。启动卫生系列职称自主评审试点,授予西安市中医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部分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权。探索推行院长聘任制、年薪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约束机制。4个市的8所市级医院和7个县(市、区)20所县级公立医院实行院长年薪制。二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延安市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10个单项方案启动实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组织54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擂台赛,评选样板医院、优秀医院各10家。三是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新增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29项,其中新增40项、修订83项、废止6项。同步新增修订材料库2类,共涉及24个编码所属材料。选择宝鸡市开展省级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目前,宝鸡市政府已印发《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进入实质试点阶段。

四、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一是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普通门诊统筹平稳落地。全省开通门诊统筹定点医药机构1.5万家,累计结算2350.32万人次,结算总金额44.19亿元。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总人数达3126.91万人,激活率84.59。三级医疗机构医保电子凭证接入率100,二级医疗机构接入率99,定点零售药店接入率97。调整确定医疗救助定额资助标准,各级财政补助之和不低于当年国家公布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的50,高于50的市(区)不得降低现行资助标准,安排省级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73亿元。二是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全省12个市(区)全部出台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方案,5个市实行DRG付费,7个市实行DIP付费,已实际付费统筹区按DRG/DIP付费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59,按DRG/DIP付费病例数占比92.2,按DRG/DIP付费的医保基金占比65.6。三是推进药品供应领域改革。落实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达512个,实现化学药、生物药、中成药药品3大领域全覆盖;开展医用耗材集采17大类,中选品种均价降幅超过50,累计节约采购资金52.85亿元。下达重点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6008万元,支持医药器具产业链34个项目和产品。出台《陕西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开展执业药师远程审方服务工作指导意见》《药品零售企业新开办标准》,支持规范药品领域新业态发展。

随着医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有了新期盼、新要求。下一步,全省医改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强化“一个中心”,即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用好“一个抓手”,即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突出“一个重点”,即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为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谱写高质量发展陕西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谢谢大家!

李惠:下面,请严晓慧副市长作介绍。

严晓慧: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延安卫生健康事业特别是深化医改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延安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祥地。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示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双组长”,组建八个项目推进小组和项目指导专家组,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形成省市联动、市县同步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聚焦“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智慧医院建设、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大目标,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打造样板,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医改不断取得新进展,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一、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一是打造医疗服务高地。积极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吴起、子长、洛川3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其余县区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打造一批区域医疗服务高地,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二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深化与中国医科大学、北医三院、北大六院等知名院校合作,建设骨科、麻醉、神内、心内等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以及肿瘤、妇产、呼吸、消化等13个省级重点专科,积极推广应用早癌筛查、辅助生殖、精神疾病诊疗等新技术,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疑难病转诊能力,带动提升全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三大城市医疗集团和31个县域医共体向紧密型转型发展,实现大病重病不出市、一般病不出县区、头疼脑热在乡村里解决的目标,逐步构建分级诊疗格局。

二、协同推动三医联动改革,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一是推进三医协同治理。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技术价值。严格落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保结余资金返还机制,加快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落实117个按病种付费和3个精神类、17个康复类病种按床日付费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范围,切实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二是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率先启动市级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立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绩效奖惩兑现,全面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目标。三是持续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制度,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推进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党政分设,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三、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一是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全面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建设,

[1] [2] [3]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