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企业单位 > 正文

历史呼告,无芳华颂

发布日期:2018/1/13 17:57:18 浏览:1529

头你还能记得有过我这么一个人。”结果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照片。

第二天,特工连加入战斗,数十个士兵在高地阵亡。

那是《血染的风采》诞生的年代。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血染的风采》原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战斗英雄徐良,坐在轮椅上,拖着被炸残剩下的一条腿登台,与女歌手王虹一起演唱了这首歌,红极一时。伤痛与流血牺牲留在前线,荣光与英雄情怀传遍后方,成为战争的一个特殊注脚。

《血染的风采》

同《芳华》中刘峰的命运一样。2000年左右,帮人开过夜总会、在房地产公司给人帮过忙的徐良在北京天通苑小区租了一间房子住,再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经是人人敬仰的战斗英雄。他和他为之贡献出了青春的那场战争一样,仿佛消失在了集体记忆中。

1979年在广西前线,尹建平因一次摔伤导致半月板断裂,只能手术取了出来。这之后,他又坚持跳了近十年。1991年,他在总政歌舞团就地转业,到了中国剧院工作。

“你们还来啊?你们女同志还来啊!”

对普通人来说,战争-和平-再战争的大局逻辑,从来都是吊诡而无法抵抗的。把《芳华》所讲述的故事的时间往前推30年,当时20军60师文工团的吴琴来到东北那条陌生的河流前时,她知道她将经历生命中的第三次战争。而共和国刚刚站到和平的一边,喘息尚未平定。

那是1950年11月的鸭绿江。对面就是被兵燹撕裂的朝鲜。

挤在原本用于运送牲口的卡车里走了一路,直到过江前,他们才知道行军的目的。上级做了战争动员。江上有一座用木头搭建的简易桥,上面覆盖着稻草。他们就从简易桥上跨过鸭绿江。

过江后,天太冷了。部队发放的薄棉袄毫无作用,文工团士兵就把随身带的毛毯剪掉,缝在衣服里面御寒。许多士兵被冻伤。有的士兵冻伤了,但穿的棉鞋不能脱,因为一脱鞋,皮肉都黏在鞋子上面,里面是五个血淋淋的脚趾头。

一名志愿军士兵爬回后方。他的脚受冻不能走路了,就用双手爬行,路上遇到冻死的志愿军士兵,就把他的鞋子脱下来,套在自己手上。看到一群女兵,这名爬行的士兵着急地说,“你们还来啊?你们女同志还来啊!不能来!前面白脸、黑脸都有!”白脸、黑脸,他指的是对方联合国军士兵中的白人和黑人。后来,吴琴在俘虏队伍中真的看到了白人和黑人。而这些俘虏看到志愿军中竟然有女兵出现时,露出惊奇的眼神。

志愿军中的女兵

和文工团从存在伊始就担负的职责一样,在朝鲜,他们的任务是文艺宣传。每次战斗结束后,队伍休整。他们去战斗部队了解情况,就立即把战斗英雄的事写成歌词,配上曲子演唱。有时他们还编快板和小剧本。表演中,还有人扮朝鲜的老太婆来慰问伤员。

在朝鲜行军,最大威胁之一是美军的飞机轰炸。文工团有两匹马,驮着表演用的幕布、服装和道具。一次飞机轰炸,马被炸死。炊事员是老战士,对此很有经验,他将马肉割下来煮了,烧成肉松。大家都把肉松塞到口袋里当干粮。

文工团的另一大任务就是照顾伤员。1950年11月7日,第二次战役打响。部队伤员都住在朝鲜人挖的山洞里不出来,大小便都在防空洞里。美军飞机扔下来空罐头瓶。文工团员们出去就捡空罐头瓶,发给伤员作为大小便的“马桶”,第二天早上起来,文工团士兵再去收过来丢掉。冰天雪地里,这些罐头瓶一会功夫就冻得和石头一样坚硬。几天后,空罐头瓶也找不到了,他们就把用过的架在火上烧,把里面的粪便烧化后倒掉,然后用雪将罐头瓶洗干净再发给伤员。

死亡司空见惯。“有的伤员还有一口气,带回去摇摇他,气没了。有的回来还在‘哎呦’,待会再去摇摇他,就死了。”吴琴回忆,死者的被子、衣服会被拿走,盖在活着的伤病员身上。

“他这么怕死,不枪毙了以后更麻烦”

战场上除了流血牺牲,还有更残酷的事情。

在朝鲜战场,为了躲避飞机轰炸,轻伤队都在晚上行军。有一个不到十八岁的年轻士兵,是个共青团员,一天晚上出发前,他走出防空洞,用一杆步枪朝自己的膝盖部位开了一枪。他害怕到前线会死,就想出了这个办法让自己变成伤员,也许可以被送到后方。

枪声惊动了其他士兵。大家纷纷走出防空洞查看怎么回事。

“这个伤哪里来的?”有人问这个年轻士兵。

“飞机打的。”年轻人说。

但那些对伤口有丰富经验的老兵们迅速辨认出了真相。

现场开展了针对年轻士兵的斗争会,不少人主张将他枪毙。吴琴没有签字。那时吴琴是20军60师文工团指导员,也是这支轻伤队的负责人。“结果在行军时,年轻士兵由于不能走了,需要其他士兵背。大家都不愿意背他,都不愿意抬他,要打死他。大家都有怨气。抬他的人就骂他,说,‘他们自己走路就难,还要抬他!’”吴琴回忆。

几个战友轮流背着这个年轻人,艰难地行军好几天后,怨气被再度激发。轻伤队被敌人包围,枪炮声就在不远处,情况危急。

多数人要求将年轻士兵枪毙。“不能让他累赘了大家,一定要枪毙!”吴琴记得有人这样说。另一个来自战场经验的理由是,“他这么怕死,你现在不把他弄死,以后会很麻烦,冲锋的时候会更麻烦。”

根据吴琴的回忆,年轻士兵后来也没办法了。他自己也很后悔,要求把他枪毙,不要拖累了大家。

几个领导干部都签字后,年轻士兵就被拉出去枪毙了。

吴琴之后了解到,因为怕死而被处死基本就是战场上的规矩。吴琴的档案里也因此被记上一条“签字枪毙过一个人”,还背上一个处分,走到哪里都带着。

1953年,朝鲜境内停战。这场战争的结束同它的起源一样,至今给史学家留下了许多令人疑惑的谜团。志愿军在战争中共阵亡11.4万人,负伤25.2万人,因伤致死3.46万人。战争结束后,文工团女兵全部转业了。她们先到山东曲阜孔庙修整了一段时间,之后分散到各地。吴琴把很多老照片都捐给了博物馆,她经历的历次战争的物件,也已经不在家里了。

“一定要消灭战争”

战地文艺兵的经历,让尹建平觉得自己配得上“功勋演员”的称号。后来他写了100多首歌,编写歌剧舞剧。同辈的战友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大家在群里聊大腕明星几百万上千万的薪酬,探讨文艺兵体制改革,并在每年的相关纪念日怀念毛主席和周总理。

今年7月10日,尹建平在朋友圈写下“印度军队又在西藏边境的乃堆拉山口挑衅,祖国的领土不容侵犯,解放军战士将用热血捍卫共和国尊严!”的文字。那是1984年他走过的地方,海拔4000多米的哨所要盖房子,16、7岁的战士们每天下山搬水泥转爬上山去,第二天再来。在山上,他们就睡在卡车里。

《芳华》上映后,大家商量着要不要去看,但响应者寥寥。影片取景的场地正是在总政歌舞团,但据观看了影片的老团员们反映,这个故事很难引起他们记忆的共鸣,“精神内核太不一样了,”尹建平说,“艺术作品是虚构的,真艺兵的流泪、流汗、流血,付出艰辛的那样一种过程的东西,那部片子里根本没有。”

时代也会以更多种方式凝固下抒情的轰鸣。在一张照片中,数十位姑娘小伙子在前线围着一辆坦克合影,脸上洋溢着笑容。原总政歌舞团演员王莹总结说,假如你现在过得好,你就会忘掉以前的伤痛。

文工团在前线围着一辆坦克合影

而对亲历者来说,影像背后,战争遗产毫无疑问还包括血腥记忆和生命脆弱的喟叹。93岁的吴琴没有看过《芳华》,当她回顾起自己被战壕、行军和血肉横飞的记忆交织而成的“芳华”时,她说道,“一定要消灭战争。”

在多方联系、采访的过程中,更多的文工团老兵则对当年的故事缄口不言。

(本文亦感谢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共和国史研究员孙杨)

实习编辑/张婧桢

《历史呼告,无芳华颂——文工团老兵回忆录》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芳华 沂蒙颂、芳华电影中沂蒙颂舞蹈、芳华沂蒙颂音乐下载、芳华沂蒙颂舞蹈、芳华沂蒙颂音乐、电影芳华舞蹈沂蒙颂、芳华沂蒙颂纯音乐、电影 芳华 沂蒙颂、芳华沂蒙颂视频

上一页  [1] [2]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企业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