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旅游景点 > 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节选)

发布日期:2023/4/20 14:43:20 浏览:390

和汉丹江流域猕猴桃产业带、关中时令水果产业带。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关中、渭北百万亩、延安50万亩设施蔬菜优势板块,到2025年设施化水平提高到50。促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打造300万只存栏的羊乳产业,把关中建成全国一流的奶牛、奶山羊“双奶源”基地。支持榆林实施羊子“双千万”工程,发展“草—养—加”全产业链。支持商洛建设亿只肉鸡生产基地。以地理标志产品为依托,培育富硒食品、茶叶、中药材、木耳、食用菌、核桃、花椒、魔芋等特色农业,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打造更多“小木耳、大产业”。

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整县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支持粮食生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1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支持延安苹果、眉县猕猴桃等产业后整理,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实施数字赋农行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50个、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100个。鼓励大型电商企业在我省建设打造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积极开展陕西特色农产品网络促销活动,建设一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设施网络建设,加大区域性贮藏中心和产地贮藏库建设力度,每年新增贮藏能力10万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提高农户参保率。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行动,大力发展智慧乡村旅游,打造一批田园观光类、民俗风情类、农业体验类、民宿度假类等特色鲜明的旅游名村和主题园区。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稳步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光伏农业等新业态。

专栏24农业农村提质增效工程

(一)主体培育。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一批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十四五”期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万家,培养高素质农民10万人以上。

(二)园区承载。重点推进“特色农业原料基地 配套加工企业”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0-100个。

(三)农村产业融合示范。重点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建成1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

(四)科技引领。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重点试验示范站、关中奶山羊产业研究院、杨凌旱区种质资源库等重大项目建设。

(五)加工及品牌提升。重点推进4.0智能选果线、蔬菜加工生产线、食用菌基料生产线、畜禽屠宰生产线、茶叶清洁化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设。

第三十七章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提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分级分类、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引领作用,有效增加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和经费来源。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加大农村改厕力度,推动基本普及卫生厕所,鼓励开展厕所粪便、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统筹建设村庄垃圾收集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基本消除大面积黑臭水体。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加强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的绿化美化。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的原则,推进农村清洁取暖。

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坚持乡村规划先行,完善乡村规划体系,推行并完善驻村规划师制度,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突出乡土特色和关中、陕南、陕北地域特点,分区分类制定特色风貌控制要求,加快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宜居乡村。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景观名村、传统村落、美丽宜居村落的保护和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专栏25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一)“十县百镇千村”乡村振兴先行区。重点培育1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100个示范镇、1000个示范村。

(二)农村公路。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序推进乡镇通三级路和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通硬化路,五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

(三)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9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

(四)农村供水设施。推进稳定饮用水水源和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建设,对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到2025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

(五)农村改厕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中城市近郊有基础、有条件的一类县(市、区),农村卫生厕所全面普及,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二类县(市、区),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三类县(市、区),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

(六)农村能源清洁化设施。加强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规模化大型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七)农村广播电视。继续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建设,到2025年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7和99.8。

第三十八章深化农村改革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健全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同等保护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土地流转型、土地入股型、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总结推广榆阳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探索农民集体资产股份退出、继承、抵押和担保等责权利转化关系,持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对农村集体产权、集体资产、集体资金的监管和审计,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平台,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举、决策、管理、运行、监督等制度和机制。

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高陵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健全农村闲置土地和撂荒地管理利用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

第八篇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以深层次改革促进全方位创新,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着力破解开放不足突出短板。

第三十九章以数字化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强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优化完善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整合优化省级电子政务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职责,推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宏观决策、区域治理等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基础设施,优化网络结构,提升基础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建成覆盖全省的高速政务网。推进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组建省政务大数据中心,完善公共基础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推进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和开放利用,整合应急管理、公安、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信息资源,建设全省综合智慧监控系统。加强政务数据标准化建设,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通办。建立统一运营和运维标准体系及管理机制,形成分级管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数字政府运行保障机制。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并适时推广,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运转模式,全面推开“一件事一次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一网办好”。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持续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推进“照后减证”。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和联合惩戒机制。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健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发挥标杆城市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加强“红顶中介”治理,完善招投标体制机制。加强营商环境督查检查,减少行政程序繁琐环节,清理“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不合理手续,破除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各类堵点难点痛点,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专栏26数字政府建设工程

(一)数字政府基础支撑。建立“1 N M”省级数字政府云中心,建成本地主数据中心、同城双活容灾数据中心、异地备份数据中心。改造升级全省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建设省级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汇聚管理平台。

(二)政务大数据能力提升。建设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形成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宏观治理等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网上办事、企业经营、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精准扶贫、用户画像等主题数据库,加快建设数据开发治理平台,构建应用智能分析系统。

(三)政务服务创新信息化。升级完善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面向企业群众需求,加快建设企业综合服务移动平台、投资项目审批监管系统、“24小时自助”大厅、老年和特殊人群服务平台,推进行政审批远程办理、AI辅助智慧审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高效服务。

(四)数字政府应用支撑。完善“互联网 监管”平台,重点建设“互联网 监管”数据中心、信用监管平台等运维管理支撑平台,推进领导决策支撑平台、全省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覆盖省市县乡的一体化视频会议系统等建设。

第四十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落地,注重国家在陕各类改革试点的综合集成,有效加强和改善制度供给。

加快完善现代产权制度。落实物权、债券、股权等各类产权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在集体成员身份确认、资产折股量化、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颁证等方面率先突破。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

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加快构建银行信贷、风险投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普惠性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加大上市企业培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探索发挥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直接融资功能。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增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实力。深化全省农村信用社、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搭建省级金融控股平台,打造财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 今天,我们谈谈红色旅游05-17

    来源时间为:2024-05-15今天,我们谈谈红色旅游2024-05-1515:06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

  • “延安人民很热情,游览得很舒心”05-17

    来源时间为:2024-05-02“延安人民很热情,游览得很舒心”来源:延安日报发布时间:2024-05-0208:00打印保存字体:大中小游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

  • 延安市发布“五一”假期黄金旅游线路延安市发布“五一”假期黄金旅游线路05-16

    来源时间为:2024-04-30近日,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三秦四季﹒春回延安”2024年“五一”九条黄金旅游线路,让广大市民游客尽享延安绿水青山间的缤纷魅力……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