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下设单位 > 正文

辩场上闪耀星光!延安中学星群辩论队荣获“四海杯”辩论赛亚军和季军

发布日期:2022/2/4 19:09:24 浏览:228

本次赛事汇集了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共32支队伍参赛。受疫情影响,比赛采用了线上双人辩论的方式。

辩场,风起云涌

这次比赛,让陈辰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场辩论赛和第五场辩论赛。这两场比赛,延安中学辩论队一输一赢。

“评委的点评,犀利且到位。”陈辰记忆犹新。

第一场辩论赛,辩题是“文艺作品应该/不应该承担教化职能”,延安中学抽到了反方——“文艺作品不应该承担教化职能”。

延安中学辩论队领队、高一语文老师李孟飞在场外提着一颗心,在他看来,这个辩题颇有难度,因为他了解到,自己的学生们本身是“站”正方的,即“文艺作品应该承担教化职能”,但他们抽到了反方,也就是说,学生们需要剥离、推翻自己本有的看法。

但剥离推翻自己本身的看法、重新为抽到的辩题进行辩护,本身就是作为一名辩手的基本要求,陈辰和队友们深谙于此。于是他们抛开顾虑,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经过几天大量的备战工作,陈辰和队友信心满满地上场了,没想到却在一开始,就被“将了一军”。

“我们卡在了定义上,即‘何为文艺作品’。”陈辰告诉周到君,其实教练杨皓平日里教过,在辩题的定义上卡壳的话,需要暂时悬置定义,将论证进行下去,万不可反复周旋在定义上,但辩场上的陈辰及队友忘记了这一提醒,直到评委点评、指出这一点,才如梦初醒,但结果已尘埃落定——他们输了。

“那场比赛,对方的确略胜一筹,他们没有停留在定义概念上,而是继续论证了下去。”陈辰解释道,这就像在考场上,第一题不会写,他们就一直反复纠结在第一题上,浪费了大量时间,而对方虽然在第一题上也没有得分很多,却继续写了下去,于是在接下来的题目上,对方得分了,最终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这场比赛,算是陈辰的第一场“定义战”,虽然输了,他却觉得收获很多——“涨了经验值”,因此,遗憾之外,他更多的是感到了自己的成长。

第五场比赛同样令陈辰印象深刻,辩题是“教育支援/经济建设是否更有利于解决贫困问题”。

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陈辰内心本来是支持反方的,但经过与教练、同学的讨论,发现正方也有许多可以“打”的点,就沉下心,开始好好准备。

来到辩场上,双方逐渐打得火热,一时间风起云涌。在场外的李孟飞看来,两支队伍都没有特别大的、技术上的失误,但延安中学辩论队在阐释核心案例时,略胜一筹。

“评委也说道,对方队伍虽然也举例论证了,但是阐述不足,因此我们的分数更高。”陈辰表示。

获得胜利,让陈辰和队友们很是开心,但在他们看来,他们不是赢了对手,而是赢了自己,赢得了追求真理的过程。

“比起最终的结果,我们更享受辩论本身,因为在风起云涌之时,我们能够稳定军心,为‘心中的真理’辩护,毅然亮剑——这一勇敢过程,让我们感觉到自豪和骄傲。”陈辰如是说。

求真,星火灿烂

2020年,延安中学辩论队的队友们经过数次头脑风暴,给队伍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星群辩论队”。

这个名字取自北岛的一首诗:“我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

李孟飞笑言道,想到“星群”,就会想到延安中学辩论队一届又一届的队友们——他们从高一时开始参与、投入、训练、比赛,到高三的转身离开,短短两年,时间虽不长,却在训练教室和赛场上留下星光点点,灿烂夺目。

李孟飞透露,二十多年来,延安中学辩论队的发展历程,其实并非一帆风顺:在2000年初创时、赢得了最早的高中生辩论赛“英特尔辩论赛”的冠军后,延安中学辩论队经历一些起伏,而近年来,经过校方的大力投入和支持、教练和队友们的努力和付出,辩论队收获了诸多荣誉。

“感谢学校、教练和各位队员,大家的齐心协力,让延安中学辩论队的星光,闪耀在了辩场上。”李孟飞感慨道。

如今,延安中学的荣誉榜上,“冠军”的名号不再陌生——2018年获得“中国少年说”辩论上海赛区冠军、2019年获得高中生辩论联赛上海赛区冠军、2019年获得上海市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高中组辩论赛冠军、2020年获得“美丽中国青春思辩会”全国冠军、2021年获得“UWC杯”全国冠军……

举起奖杯,让队员们开心、激动、难忘,但更令大家难忘的,是与“战友们”的并肩备战的过程。辩论队队长、高二学生朱宸希至今记得,自己高一时,参加辩论队选拔的情景:经过一场与当时的学长学姐的“小辩论”和一场与杨皓教练的“对话”,自己就加入了辩论队大家庭。本是有些“误打误撞”,她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成就感。

“也有失意和挫败感,但我明白,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嘛!我相信,最终,我肯定是‘赚’的。”朱宸希笑言道。

朱宸希告诉周到君,每周四下午的一个半小时的辩论课,是很多队员一周最大的期待,“大家表示,课堂上充满了众人‘思辨的色彩’、‘智慧的力量’,而这种色彩和力量,对于求真的我们来说,极具魅力。所以我们向往且期盼这样的辩论课堂。”

在原延安中学辩论队队员、现同济大学大一学生马文卿的脑海中,当年辩论课堂中的一幕幕,依旧历历在目:大大的文科教室里,十几名高一队员坐在前排,几名高二“老”队员坐在后面,听着教练杨皓的细细讲述,一边静心“吸收”,一边与队友小声探讨,有时探讨到关键处,他们还会从后门偷偷溜出去,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继续“激烈”地讨论着。

“我非常怀念那段时光,它让我明白,辩论是充满魔力和吸引力的。”正是这段在延安中学辩论队的经历,让马文卿在进入大学伊始,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同济校辩论队,成了一名大学生辩手。而这样的例子,在已经毕业的原延安中学辩论队队员们中间,还有很多。

三年的带队过程中,最令你难忘的是什么?当被问及这个问题,领队李孟飞略作思考,然后说道:“应该是大家的‘哭’吧——当队员们在辩场上经历了一番酣畅淋漓的‘交锋’之后,最终总会收获一个结果,有赢,也有输,但无论是什么结果,他们的‘哭’都是必然的,或是为了输的遗憾失意,或是为了赢的激动狂喜……而场外的我,看着孩子们的哭哭笑笑,也常常哽咽。”

“我会一直陪着这群孩子长大,一届届来,一批批走。其实,辩论是形式,成长是内核,二者结合起来,才是青春本色。”李孟飞最后又补充道。

去年,李孟飞为每位队员做了一枚金属名牌,上面有各位队员的名字、精心设计的辩论队logo,最上方,则是“上海市延安中学星群辩论队”十二个字。

队员陈辰记得,拿到名牌的时候,他摩挲着这十二个字和自己的名字,指尖同时感到冰凉和炙热,然后喉咙一紧,那股熟悉的“求真劲儿”,再次在内心汹涌澎湃起来。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