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资讯杂谈 > 正文

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文明之光在圣地普照

发布日期:2016/10/16 23:43:10 浏览:619

延安道德模范,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文明之光在圣地普照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语。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2009年起,延安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7年来,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延安市的城市容貌不断改善,交通秩序全面优化,居民素质大幅提升,民生工程惠及群众,大幅提升了城市影响力,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文明之光在圣地普照

延安道德模范

延安市首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现场图片来源:延安日报记者刘阳摄

初秋的延安,阳光正好。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24字核心价值观和各种创文的宣传牌,行人精神焕发,车辆礼让有序,一片和谐美好的景象。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时间,全市自上而下掀起一股“文明风”。从机关单位到企业部门,从公职人员到普通市民,大家响应号召、凝心聚力,将文明城市创建当作头等大事,铭记心中,落实于行动。如今,7年时间过去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创文工作取得了“十多十少”的良好成效:支持创建、积极参与的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少了;公益广告宣传多了,乱涂乱画乱写少了;公园绿地多了,裸露黄土少了;将杂物放入垃圾箱的多了,随手乱丢乱扔的少了;主动让座的多了,置之不理的少了;诚实守信的多了,欺诈失信的少了;遵守交规的多了,无视交规的少了;公序良俗多了,无规无矩少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多了,诋毁他人、见利忘义的少了;善行义举、奉献社会的多了,冷眼旁观、害人害己的少了。文明之光,将这片生机勃勃的红色圣地照得更加璀璨夺目。

讲道德树模范

引领圣地文明风

70多年前,陕甘宁边区经过层层推选,评选出几十位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表彰会上,竖立起的10位特等劳动英雄画像引人注目,鼓舞人心;70多年后,延安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将建设新延安的一个个“延安模范”,经过层层推荐评选出来,再推荐到省上和全国,有多人被评为“陕西好人”“中国好人”。目前,延安已经拥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中国好人”2名,“陕西省道德模范”14名。

“只要身体感觉还行,我就要为人民服务到底。”宝塔区七里铺社区烟洞沟居民高锦明用50年时间为居民修路、护路,自费检修水管。他怀着一颗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心,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摊不在大,可谋生则行;人不在强,因有爱则善。子长县的残疾人闫保元用一个瓜子摊的微薄收入,不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而且无怨无悔地抚养着3名弃儿。

还有用大爱谱写慈善乐章的王西林,慈善长征到延安的范跃宁,用生命写就“星青年”的曹鹏,诚实守信得到大家一致赞赏的康全鑫……如今,这些用自身行动诠释着文明之风的道德模范们成为人们尊崇和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事迹被编写成小品、快板、陕北说书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市民对道德事迹耳熟能详。

道德是一种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好人是一种光荣,当好人是一种时尚,当好人是一种幸福”的价值取向正在延安人的心中形成。

志愿服务暖人心

点滴小善汇大爱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走天桥!”“请您自觉排队候车、上车”……如今在延安,每个交叉路口、公交站点,都有佩戴红袖章、举着引导旗的志愿者在劝导行人文明出行、文明乘车。

在纪念馆、革命旧址,稚嫩的童声为游客们讲述着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使游客在革命圣地接受革命精神洗礼的同时,更感受到小小志愿者带来的欢乐。

2013年,延安市把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丰富载体,强化措施,拓展范围,使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社会化、社区化。80多支志愿服务队、数万名志愿者活跃在红色旅游、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治安巡逻、公益文化、社会救助、交通劝导等多个领域。让空巢老人身边有儿女般的关怀,让农民工身边有朋友般的关照,让残疾人身边有亲人般的关爱,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倒逼城市文明提升

在中心街丽融巷步行街,干净整洁的巷道成为城市一景。然而,在这之前,这里却是小摊贩的聚集地,经常是人摊相挤,正常通行都很困难。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推进,延安城市容貌不断改善,交通秩序全面优化,居民素质大幅提升,民生工程普及大众。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公共秩序有了明显提升,也倒逼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在市容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亮化、节能低碳减排、丰富文体设施、健全城市功能五大攻坚行动同步推进的同时,社会福利也得到全面覆盖。5年内新增就业人员7.6万,再就业人员2.9万;学前三年免费教育,“蛋奶工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大病医疗统筹,困难职工生活补贴,高龄老人、残疾人、孤儿和独生子女父母生活补贴等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立;改造提升55个乡镇卫生院,建成1890个规范化村级卫生室,使居民群众享受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到乡镇”就近方便的就医待遇。

精细化、网格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将城区划分为60个网格,做到“区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定责任”,拓展整治范围,提高保洁标准,按照“网格执守、徒步巡查”的方法加大巡查力度,实现区域全覆盖。全面落实机关单位、商户门店“门前四包两禁止”责任制,治理城市“脏乱差”,专项整治建筑渣土、人行道乱摆乱放、户外广告乱设乱建、门店牌匾规格不一,使城市容貌整齐美观、色彩和谐。

在城市管理上,重新规划行车路线、公交站点,设置单向通行,新增泊车位、临时停车场,新设立标识标牌、电子抓拍系统、中心隔离栏,新建公交车港湾。持续开展“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车辆乱停乱放等整治工作,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采取展出图片、散发宣传手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提升市民素质

做文明人创文明城

在七里铺大街做了20年环卫工作的李小梅告诉记者,近几年,她明显感觉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的市民少了,人们对环卫工这份职业也开始尊敬起来。“大家的素质提上来了,咱干起工作也更舒心了。”

道德文化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悄潜入文明延安的满园春色之中。如今,在延安的各大媒体、建筑围挡、LED屏幕、楼宇电视、公交、出租、公园、广场……所到之处均可见到“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这些公益广告潜移默化、入脑入心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

在机关,“诚信行业”创建在43个部门单位和行业系统展开,让行业作风建设、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基层,围绕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送一个吉祥的道德讲堂在社区、乡村、单位落地生根,成为群众学习先进、感悟道德、净化心灵的好去处;在学校,“文明礼仪、环境卫生、核心价值观、延安精神”成为了开学第一课,并开展“小手拉大手、牵着文明走”活动、经典诵读、“两节一会”的文化实践和小发明、小制作大比拼的创新实践;相关部门开展网吧整治、网络监管、荧屏声频净化、出版物市场检查、校园周边坏境“五项整治”,使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犹如秋日里陕北高原的天空蔚蓝爽朗,市民素质提升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延安日报记者刘力)

《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文明之光在圣地普照》相关参考资料:
延安市圣地建筑、文明创建、创建文明城市、长沙 文明创建、创建文明县城纪实、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综述、文明单位创建、创建文明城市手抄报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