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资讯杂谈 > 正文

对话马国强|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发布日期:2024/1/27 3:19:09 浏览:51

来源时间为:2024-01-20

他出身普通人家却多才多艺,绘艺学成却开创报业奇迹。半个多世纪以来,他谨遵“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笔不离手、勤学苦练,孜孜矻矻、求索创新。他根植中原沃土,心系大众苍生,谱写生命赞歌。他情牵丹青绘事,首倡“中原画风”,提携青年后学,为推动一省美术发展大计运筹帷幄、躬身力行,成为中原画坛的一面旗帜和中国美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国画家。他就是中国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马国强。

马国强《老河》213cmx124cm

“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马国强祖籍河南温县,1952年出生于驻马店驿城区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年幼的马国强不仅好学上进,而且多才多艺。回忆起走上绘画艺术道路的渊源,他坦言小时候并没有当画家的理想。“上小学时,我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不仅学习不错,而且爱好广泛,爱打乒乓球,还会吹笛子拉二胡。为了练好笛子,我把下颌的牙齿都练松了。”

直到遇见鲁竹溪先生,马国强的人生道路之舵开始发生转变。鲁老师是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美术专业的早年毕业生,为驻马店地区培养了众多美术苗子。在他的引导下,马国强开始学习画画,初中时还进了绘画小组。临摹华三川、贺友直等名家的连环画作品,很快成为他的一大爱好。但马国强坦言,自己当时在鲁老师那里并不出众,学画画也只是个人众多的兴趣之一。“当时文学热,我最大的理想是当一位文学家。”

心里虽是这么想的,手上的技艺却没止步。到了初中后半段,“能写会画”的马国强已在学校和周边地区小有名气。随后,画毛主席像成了重要任务,进一步锻炼了他的基本功。

马国强少年时代与母亲合影

“回想当年,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家父之所以极力支持我学画,就是因为他信奉‘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的古训,认为画画是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技术或称手艺。他对艺术的这种理解虽然偏颇,却也道出了艺术的部分本质。画画这门手艺不仅使我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劳动和技术含量而不至于欺世,而且让我在工作的时候因有手艺保底而心平气和,多了几分从容和大度。”马国强说。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幼时,当马国强第一次从父亲嘴里听说这句古语的时候,就悬之座右,引为鞭策自己改变命运、奋发前行的动力。这句看似浅显的话语,不仅给了他淡定从容的底气,而且也成为艺术家成功的不二法门。

正是因为有了善画能写之技,1969年,高中没毕业,马国强就被招入驻马店针织内衣厂工作。先是为迎“九大”绘制毛主席油画像,后又被公派赴上海参加为期半年的印花设计学习。浩荡黄浦江、繁华大上海,让他眼界大开。学习之余,他经常漫步在黄埔江边,反复琢磨那些安放在道路两旁的花花绿绿的美术字和装饰画,默默地在心中一遍遍勾描。正当他如饥似渴学习工作时,命运之舵再次发生了转变。

马国强1974年于林县南庄大队的写生

转益多师学有所成

1972年冬,马国强进入开封师范学院(现河南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学习,这是他艺术人生的重要一步。“走进大学校园,嚯,仿佛一下子就进入一座百宝山。那么多名师、藏书、画册……艺术殿堂的大门徐徐开启,让我视野大开!”谈起母校,马国强总是兴奋不已。

“诸位恩师把我引领上了正确的治学道路,不敢说勤奋,我在上大学这几年却也没有浪费一分一秒。”马国强说。除了上课、吃饭、睡觉,他和同学们利用一切时间练笔。每天晚上画素描都到12点以后。为了躲避宿管的检查,就把窗户用纸蒙起来。

那段时间,每逢中午时分,在校园东操场的排球场地,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脸庞圆圆的学生坐在高高的裁判椅上画画,一待就是一中午乃至更长时间。“那就是我在练速写。为什么坐那么高?因为自觉画得不好,怕别人看了笑话。瞌睡得很了,担心摔下来,就实实在在地掐自己几把。”马国强笑着回忆。

马国强25岁时的写生照

彼时的河南大学美术系,名师云集。韩野、王儒伯、邱光正、王威、丁中一等先生,个个都是在全国享有声誉的画家、教育家。在他们的耳提面命、悉心教授下,20岁的马国强开始了真正的专业学习、创作之路。

王威先生是素描教学名家,“王威素描”曾是河南高等美术教学的一种技法体系,让千千万万的美术学子受益。“想当年,我上第一节素描课时,王威先生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整体’二字,告诉我们绘事之窍要,在于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王老师的‘整体’要求,不仅是绘画的技巧,更是一种方法论。除了对创作,包括对我以后的工作、管理,都大有裨益。”马国强介绍,丁中一先生的浙派线条技巧、人物面部塑造的“小坡面”技法,韩野先生扎实的写实功力等,均让他受益终身。

马国强《自画像》1973年

就这样,置身古香古色的明伦校园,在一众鸿儒硕学的悉心培养下,青年马国强勤勉好学、积极上进。铁塔行云、寒来暑往,经过日复一日刻苦学习训练,他的速写和造型能力日益提高。大学时期的作品《攻关》入选开封市美展,写意画《备课》被当时省内唯一的文艺期刊《奔流》杂志在封二发表。毕业前,马国强与恩师丁中一合作的作品《柳下跖起义》和自创作品《平日大寨田,战时地雷阵》同时入选首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

马国强于1977年8月17日创作的素描

“在学习成长历程中,李自强先生对我的帮助也很大。”马国强介绍,临近毕业的一天,他为丁老师捎信,身背画夹怯生生地敲开了时任河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的李自强办公室的门。“李先生打开画夹阅看,对我的人物写生大加赞赏,当场决定选其中一幅老农画像入选正在组稿的《中国画工农兵人物写生选》。”当时此类美术出版物在全国并不多见,入选者均为方增先、卢沉、周思聪、杨之光等声名显赫的大家,入选难度远大于今天的全国美展。“李先生这种只重艺术质量,不重名声地位,奖掖后学之高节可见一斑,对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国强说。而据临摹过马国强入选作品的美术工作者反映,他们当时都以为马国强是位中老年画家,没成想竟是一名当时未出校门的学生。再一次证实了马国强非同寻常的艺术潜力。

1975年夏天,带着对师长的不尽感恩和满满四个大箱子的速写习作,马国强学成毕业,被分配至驻马店地区文教局文艺创作室。插画、年画、连环画,他一边搞好创作,一边面向基层群众。特别是对汝南县的王桥农民画,做了很多辅导工作。其间,作品《大寨红旗震山河》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两年后,马国强被时任河南日报社摄影处负责人的魏德忠慧眼识珠,调任《河南画报》美术编辑。从驻马店来到郑州,成为他艺术生涯的又一转折。

马国强的版画作品《难题》

在全国美展上放了一颗“大卫星”

初入省城,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东风徐来,春潮涌起。“在那个年代,河南日报社能够创办一份彩印的专业画报,很不容易。能够在专业岗位干自己喜欢的事儿,我也是倍感振奋、豪情万丈。”马国强说。对于个人来说,尽管编辑是主业,创作只有在业余搞,但舞台大了,视野宽了,马国强的创作也迎来了井喷式增长。在当时河南的主要期刊以及全国知名刊物上,他的插图作品以极高的频率呈现,连环画、年画等作品也佳作迭出,业界和读者很快熟悉并记住了“马国强”这个名字。作品《十里长街送总理》《小结》等相继入选河南美展并获奖。

1982年,原文化部为强化工笔人物画的创作研究,要从全国选调20余名画家,到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进行半年的集中学习创作,30岁的马国强凭借勤奋进取和创作成果顺利入选第二期创研班。但每逢谈及此事,他总是谦虚地说:“这得益于李自强先生的举荐。作为一个年轻人能够到北京与黄胄、叶浅予、蔡若虹等大师朝夕相处,于画人而言,堪称获益终生的幸事。”

1982年在中国画研究院

马国强《春暖》

半年里,马国强一如既往地勤学苦练,抓住一切机会向先生们请教。名师的示范讲解,不仅让他常有醍醐灌顶之感,也促其创作日益精进。马国强专程到延安采风,创作出了《春暖》。作品以工笔重彩的画法,表现周恩来总理走进春意盎然的陕北农家,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场面。在1984年春节期间,《春暖》作为年画广泛发行,受到欢迎和好评,成为马国强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4年对于河南美术界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那一年,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河南画家入选作品达到了十几件,获奖作品数量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彻底打了一场“翻身仗”。对马国强而言,同样收获累累:《春暖》《山雀》《淡淡的晨雾》三幅作品入选,其中《山雀》获优秀作品奖,《春暖》后来则入编了《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卷》。

全国美展堪称美术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高手云集、竞争激烈,入选难度极大。一人在当届展览上入选三幅作品,可谓放了颗“大卫星”。在人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时,马国强则开始思考未来的创作之路:自己的“根据地”还应当是来自生活一线的写实人物,技法上还应当是以体现功力的小写意为主,故而必须“收摄心神,专意为之,方可有成”。

马国强《山雀》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笔墨当随时代

1995年,《大河报》的前身《大河文化报》创刊,马国强成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得益于王威先生的“整体”方法论,马国强在做好新闻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笔不离手,每日创作。同时,时时接触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事件,为他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也更加坚定了他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从更名为《大河报》到“百万大报、一纸风行”,在“放权充分、监督严格”的管理思路下,马国强不仅带领团队创造了中国都市报历史上的奇迹,而且在美术创作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品在全国美展和各类大展中,多处入选和获奖,画名日隆。

2007年,在从事了30年的新闻和管理工作后,马国强转任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回归艺术界。那些年,他不遗余力地推动河南文艺特别是美术事业的发展,直至2012年退休。

从事创作50多年来,马国强焚膏继晷、砚田苦耕,不教一日闲过。他深入生活、笔耕不辍,扎根人民、不忘初心,长年坚持以速写为手段,在火热生活中取源,创作出了大量以普通人、劳动者为描绘对象的精品佳作,成为中国画坛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被著名美术家邵大箴誉为“当今国画人物画领域一位智勇双全的骁将”。

在马国强的艺术词典中,“生活”这个字眼有着崇赫无尚的地位。他反复强调,对于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创作而言,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艺术的高度。在鲜活而又滚烫的一线生活召唤之下,倾情投入而非叶公好龙,是衡量一位具象人物画家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

创作中,对于生活真实的执着使马国强摒弃了一切外在的虚假的东西,作品中的人物由此获得了高度的艺术真实。他的中原农民工系列和西南、西北边陲少数民族风情系列等水墨人物画作品,不仅全方位多视角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巨变,更向人们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彰显了像中原大地一样古老而厚实的中国精神。他笔下的中原老百姓,质朴、勤劳,宛若中年汉子吹出的唢呐曲调,在昂扬激越的旋律中,蕴含着一种博大深沉、奋发向上的力量,回肠荡气、扣人心扉。他笔下的打工者、惠安女和彝、藏、侗、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人物,摒弃了古代仕女画矫揉造作的姿态,呈现出一种源自大地与自然的美感。他们虽然形象各异,却都淳朴乐观。脸上洋溢的笑容代表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观赏马国强的作品,不由让人生发出一种强烈的感受:他的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一曲中国精神的赞歌!从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熟悉和不熟悉的真正的当代中国人。

对此,马国强曾多次对记者说:“笔墨当随时代,我本人就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面对的都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以就将他

[1] [2] [3]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 全国首批!日照3项入选!04-24

    来源时间为:2023-02-28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公示。经地方申报、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初步确定了14……

  • 全国首批,延川上榜!04-23

    来源时间为:2023-03-02全国首批,延川上榜!2023-03-0209:42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喜讯!喜讯!喜讯!延川布堆画入选全国第一批“一……

  • 上海4个案例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04-23

    来源时间为:2024-02-02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各地积极探索、分类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累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为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