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资讯杂谈 > 正文

基层社区治理让八旬老楼透气延安公寓重焕荣光

发布日期:2016/8/23 15:24:54 浏览:655

延安保姆,基层社区治理让八旬老楼透气延安公寓重焕荣光 爱情公寓社区、八旬老人与前儿媳结婚、八旬老人娶儿媳、八旬翁与前儿媳结婚。

延安保姆

图片说明:在延安公寓的进门处,抬头就能看到居民编写的文明公约。袁婧摄

常言“日久生情”,有时却并不尽然。

这次来讲讲一栋楼和一群人的情感重构。

延安东路1060号的延安公寓,一栋建于1932年的八层带电梯建筑。大楼紧邻当时的跑马厅,由比利时洋行出资建设,形态优美独特,楼内设施完善精致。彼时,这里入住了许多社会贤达,成为人人艳羡的“跑马厅公寓”。

当年要用金条换取入住权的高端公寓,同样熬不过岁月磨砺,逐步破败下来———群租滋生,底楼纷纷破墙开店,住户与商家间、住户与住户间因环境卫生、安全等问题时有纷争。昔日里属于老楼的风雅与荣耀就此尘封。

始于近两年的基层社区治理风潮,给了老楼透气“复原”的契机。其所属的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精准把脉:这里的自治,最先要弥合的是人与楼的情感。

让故事重启“那些年”

延安公寓里上了年岁的老人几乎都能“掰扯”一段大楼里的传奇,但更多故事伴随着第一代“原住民”逐个离世而散失。

一位在楼里住了40多年的老阿婆为我们描绘了她幼年时从老一辈那里听来的场景:整栋楼都有中央空调,每一户都有独立的保姆间;谈笑有鸿儒,出入者都是社会各界大佬,而电梯厅里的名媛们个个穿着修身旗袍,扮相得体,手捧鲜花……

那就先来一次挖宝藏吧。

街道、居委会干部合力“开挖”,把那些对老楼有记忆、有感情的人请出来,鼓励他们成为“将帅”重启大楼的居民自治;同时,动员大家回忆、梳理老楼的故事、照片,重温这里曾有的文化积淀与气度。

对此,南东街道党工委书记余海虹这样解释:故事,往往对听者有着“心理投射”作用,楼里住户居住超过十年以上者不在少数,之所以“日久没有生情”、乱象丛生,归根结底是对大楼没有基本的情感认同和维系。而讲故事,恰好能填补这个情感地基。

很快,大楼进门厅堂被布置一新,居民们贡献的一组老照片及说明纷纷上墙,“给每个踏进门的人亮一亮‘家底,、秀一秀气质”,这令很多租客也忍不住驻足端详。

王玲玲,航天局退休干部,40多年前搬进这里,经历了老楼的消沉,她一度忍泪搬离。经历了这次“讲故事”,年届七旬的王玲玲激情回归:“让我们努力回到‘那些年。”居委会趁热打铁,推动以王玲玲为代表的一批居民成立自治小组。玲玲阿婆家十多平方米的卧室成了大家协商共议的平台。如何整治环境、破除陋习,数十份整改清单及方案在此诞生。

十个订制井盖让关系“破冰”

刚刚过去的春节,大楼里开起了像模像样的居民联欢会,底楼的一圈商家纷纷主动请缨,每家都拿出看家本领,为居民做一道菜。

而仅仅半年前,眼前其乐融融的双方,还一度闹得面红耳赤。

转变,来自于十个订制的窨井盖。

去年7月,自治小组成立后的首次会议,大家集中反映的问题就是环境卫生。

大楼一楼集聚了奶茶铺、拉面馆、中餐馆等近十家餐饮店,餐厨垃圾都堆放在天井,油烟、臭气熏天,老鼠成灾。居民反复投诉、嗔怪,商家也很无奈:客观条件简陋,没有更好的选择。

自治小组与物业协商,希望更换窨井盖避免鼠类进出,物业却犯了难,每个井盖都不是标准尺寸,一时半会儿很难更新。自治小组长王玲玲“发力”了。她利用自身关系,自掏腰包,量身定做了一批窨井盖,还主动铺进商家厨房。店家老板很感动:“你们想到了我们,我们也要多为你们想想。”

关系破冰,自治小组随即开出一份清单:老鸭汤店要整治油污分离及排放等,拉面店要整治天井堆物、餐厨清运等……足足几页纸,没想到,众商家爽气地“照单全收”,还欢迎自治小组督促检查。

自治小组还与紧邻的电信公司反复协商,争取到一条小弄堂作为垃圾通道,重铺了路面,重装了天井雨棚,方便了生活和餐厨垃圾的及时处置。

一个原本滋生臭气、怨气、怒气的小天井,却成了大楼最整洁敞亮的地方。楼与人、人与人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情感弥合的根基。

“收编”正能量,构建“朋友圈”

事实上,大楼内还有个处境“尴尬”的业委会———楼内62户人家,其中只有8户拥有产证,其余均是承租户。这一特殊情况,也阻碍了业委会能量的发挥。

很快,家园自治小组“收编”了业委会骨干,在此基础上,主动升级自治版本,成立了一个以居民、商家、业委会、物业为主体,以街道科室、居委会、民警、房地办、绿化市容、市场监督等作为支持单位的“家园理事会”。理事会章程中明确了理事会义务、权利、职能范围、例会制度,构建了明晰的自治架构。

“相互间的情感和信任刚萌芽,要保护好它就必须依靠更多朋友,来浇灌满满的正能量。”街道自治办负责人韦心磊这样点评。

截至目前,理事会已召集成员单位开过多次会议,聚焦楼内的群租回潮、外来人员管理、监控探头安装、老旧电路改造等单单依靠小区自治无法解决的问题。“今年,我们还排摸制定了一批老年人服务、居民商户联谊、楼幢文化传承等治理计划。”王玲玲如数家珍,“当年老楼的荣光,很快会重归这里。”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