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旅游景点 > 正文

我们的课堂

发布日期:2016/3/28 1:08:02 浏览:740

记者文艳通讯员郭江山刘国顺

黄土高原的窑洞、熟悉的陕北民歌、红色的大幅剪纸、背景大幕上巍峨耸立的宝塔山……6月22日晚,西安政治学院礼堂内,一场由学院教职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延安颂”主题诗歌朗诵会正在举行。部队的艺术家们用一首首壮烈豪迈的诗歌,将人民的军队、人民的领袖在延安的故事娓娓道来。透过如临其境般的舞美设计,演员声情并茂的朗诵,意蕴悠长的背景音乐,人们仿佛回到了那段如火如荼的红色岁月。

为了传承弘扬延安精神,西安政治学院连续32年坚持不懈地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先后组织393批、15万余名部队干部和地方各界人士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并发挥自身优势向全社会宣传延安精神,成为弘扬、传播、实践延安精神的一支生力军。

坚持32年不断线始终高举延安革命传统的精神火炬

那是一个注定载入西安政治学院发展史册的日子。

1978年6月,十几辆解放牌大卡车满载着300多名军校学员,颠簸在通往延安的黄土沟壑间。高唱着“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奔向心中的圣地——延安。

这是32年前,刚刚成立的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组织第一期学员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情景。首次“寻根之旅”历时12天,窑洞、土炕、木桌、油灯……一件件朴素的陈列物,强烈撞击着学员们的心灵。“延安十三年”、“艰苦奋斗”、“共产党员标准”、“三大作风”的专题讲解,让大家为之振奋。

学院组建之初,正值我国建设和发展进入历史性的转折时期。第一任校长陈赤虹和政委张鹤田深知恢复和发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对于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组织学员到延安去学习、取经,并郑重提出把学院办成“抗大式学校”的目标。

首批教学的成功,坚定了学院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信心和决心。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学院又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从党史课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使之成为所有培训班次的必修课和开展传统教育的主课堂,渗透到各门学科、结合到各项工作中,做到了每个班次都开设、每名学员都到延安参加现地教学。进入新世纪,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及时对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从时间内容、方法手段等多个环节进行调整改革,有效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已形成了由一个功能齐全的教学基地、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员队伍、一套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一套特色鲜明的教材、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活动、一个延安学研究所、一个延安革命传统红色网站、一台常态化的延安颂诗歌朗诵会、一套有效的管理保障方式组成的比较完备的办学体系,为发挥革命传统教育的铸魂育人功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西安政治学院院长齐三平介绍说。

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是学院办学的“自选动作”,一开始就坚持不搞作秀、不图虚名。没有专项经费和场地,学院就坚持开源节流、多方筹措,在延安市北约3公里处的河庄坪购买了70亩教学用地,建造了2600平方米的窑洞式楼房和1000平方米的大饭堂。迄今学院已为基地建设投入资金近千万元。目前,基地有房屋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一次可接待500余人。近年来又新建了多媒体教室,并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侯沟门村等处建立了14个实践性教学点。

据统计,32年来,学院直接担负输送任务约233批次,累计行程近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从西安到延安这条路,被学员形象地誉为“铸魂之旅”和“信仰之路”。

紧扣时代脉搏让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在创新发展中永葆生机活力

32年来,学院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保证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历久弥新。

学院每学期都调整、充实教学方案,修改讲稿,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延安精神教育。在凤凰山讲《学习白求恩,做***倡导的“五种人”》,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讲《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纪念馆讲《南泥湾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边区政府礼堂旧址,突出讲授延安时期我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在枣园五大领袖塑像前,突出讲授我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一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风范,深刻理解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大意义。

进入新世纪,学院为培养“懂军事、会打仗”的高素质应用型政工人才,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开展了“三战三捷”战例研究现地教学,老一辈军事家运筹帷幄的指挥艺术和我军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强烈震撼着学员的心灵。

32年来,学院不仅毫不放松地抓好在校学员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而且自觉主动地走出校门宣讲延安精神,推动延安精神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作风、党群干群关系等问题,学院及时开设《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延安精神》、《廉政建设需要延安精神》等专题,并组织由知名专家教授参加的宣讲团,坚持长年走进社区、厂矿和地方院校,到群众、工人和青年学生中宣讲延安精神,解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挑战与问题,帮助群众消除思想疑虑。先后为全军50多所院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经验参考和组织保障,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中专学生、驻陕大专院校、党政企业等160多个单位和团体进行延安革命传统义务教学。学院延安学研究所还在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开设“延安革命传统教育”专题网站和“延安学网络课程”,开通网上答疑专栏,累计点击率已达560余万次,做到了足不出户在华夏大地传播延安精神。

躬身模范践行永不停歇地为弘扬延安精神呕心沥血

走进西安政治学院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八个镏金大字,这八个字是学院的院训。32年的执著坚守和躬身实践,延安精神已内化为学院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集体品质,成为推进学院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院政委刘强告诉记者,32年来,经过历届班子的实践和传承,学院凝练了以“传播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为基本内涵的“求是文化”,历届班子坚持上任伊始集体到延安参加革命传统现地教学,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上交好班、开好头、接稳棒;院党委始终在作风建设上身体力行,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所有教学班次开、结业典礼不超过10分钟,工作性部署会不超过40分钟;在学员招生、考试违纪等敏感问题上,敢于顶住多方压力,不批条子、不徇私情;历届院领导没有一人超面积住房和超标准坐车,没有一人将子女调入学院工作。

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实践延安精神,情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奉献,涌现出了“践行延安精神先进集体”中共党史教研室、“延河抢险救人”先进群体,“满脑子都是事业”的王也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侯敬智、“三尺讲台献生命”的余子明、吴教练,“延河岸边一纤夫”张万斌等令人敬仰的先进群体和个人。

32载辛勤耕耘,32年桃李芬芳。学院培养的一批批学员,犹如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军队和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学院先后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了8万余名政工人才,其中有35以上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全国学雷锋标兵”李润虎、“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公方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英模”马玉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都曾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汲取精神营养。不少同志长期致力于延安精神的研究宣传,出版了《情系延安》、《情系中华》、《窑洞里的中国》等10多部作品,成为传播弘扬延安精神的新一代主力军。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最新旅游景点
  • 强民富民04-30

    4月28日,由中共延安市委网信办、各县(市、区)网信办、西部决策网、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追赶超越谱新篇增光添彩向未来”网络主题……

  • 延安胜可游欢迎来“打卡”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30五一假期将至,我市各景区景点已然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旅游打卡地,游客来延安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了给来延游客提……

  • 错峰出游首选延安04-26

    来源时间为:2024-04-264月23日,游客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五一”假期临近,我市旅游已经逐渐开始呈现火热之势。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选择错峰出行,提前来……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