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百姓生活 > 正文

在历史的坐标上新华社瑞金、延安、西柏坡旧址故事(二)

发布日期:2018/9/10 17:24:26 浏览:882

1935年10月,红中社在陕北恢复长征期间中断的新闻广播。1937年1月红中社更名为新华社。

“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元帅的诗句对新华社等新闻单位的作用作了最好的注脚。延安时期,以新华社为主的新闻单位驻扎在清凉山上的窑洞里,作为党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为革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依山而建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复原了当年的工作场景,珍藏着这一时期的大量文物。

当年,新华社的主要工作就是抄报各通讯社的电讯及编辑出版《参考消息》等报刊。一楼展厅,珍藏着一口普通的木箱子和一条毛毯。延安新闻纪念馆馆长刘妮介绍说,这两件文物记录着新华社的一段佳话。

张培荣和王杰1946年先后从抗大分配到新华社从事新闻台的抄报工作。据王杰回忆,当年抄报的条件非常简陋,只能依靠一副耳机、一支铅笔和一双手。而对方发报却是用机器,速度很快,有时一分钟180个英文字母。收报非常辛苦,每天都是从凌晨开始工作,还经常受到干扰、信号差,工作高度紧张,生怕漏过每一个单词。当年抄收的国际新闻有塔斯社、美联社、路透社等。就在这样简陋的窑洞报房里,在昏暗熏人的煤油灯下,王杰和张培荣等新华人怀着坚定的信念,为党中央收集着世界各国的动态信息。长期合作促进了革命感情,张培荣和王杰由同事变为伴侣,这口箱子是当年他们结婚时稀罕的个人财产,毛毯是当年的证婚人、新华社社长廖承志送给他们的结婚礼物。对清凉山和新华社,两位老人怀着深厚的感情和眷恋,去世后将骨灰合葬在了清凉山上。

展厅中还有一台老式印刷机,承担为新华社等印刷报刊的任务。这台印刷机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刘妮介绍说,1937年,中央决定从上海购买印刷设备,经历千辛万苦,这台二手设备终于买下来,怎样通过敌人的封锁送回延安,却成了最大的困难。印刷厂的工人于是将设备拆卸成零件、装进棺材,扮作送葬队伍,才涉险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工人们用延安山野的马兰草造纸,又和延长石油厂的工人合作,用烟道灰和大麻油造出了油墨,到1941年,就能实现每月排300万字、印刷320令。

***1940年对新华社工作批示:“通讯社这个工作很重要,一定要把它办好。现在的规模还很小,但是它将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发展。”新华社的发展印证了伟人的远见卓识。长征结束初到延安,新华社全社工作人员仅有三人,工作业务以抄报和翻译为主。随着抗战的发展和形势需要,新华社的业务迅速开展,并相继建立晋察冀、太岳等分社。到抗战胜利前,总社人员已达100余人,各地分社、支社和通讯员组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通讯网络,每天的中英文发稿量和口语广播达到一万余字。党中央的各项决定和指示、抗战捷报、根据地各项消息,源源不断通过新华社向边区、各解放区、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布,***在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持久战》《整顿党的作风》《论联合政府》等名篇,通过新华社传播到海内外。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