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资讯杂谈 > 正文

中央和行业类媒体编辑记者延安行找到新闻人的根与魂

发布日期:2016/7/4 10:12:29 浏览:588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在延安行的一周里,诗人贺敬之的这首《回延安》一直萦绕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脑海里。

6月25日晚,随着延安-北京列车的启动,“中央和行业类媒体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结束。64位来自中央新闻单位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的青年编辑记者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

延安行的一周里,革命传统教育贯穿活动始终。青年编辑记者们通过参观革命旧址,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新闻工作传统教育;到基层体验生活,与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找到了新闻人的根与魂。

红色感动之旅

从6月20日参观枣园革命旧址,到25日参观宝塔山和新闻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大家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参观宝塔山时,一名扎着马尾辫的解说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好,我是小小讲解员付雨婷,今年9岁了,欢迎大家来到宝塔山……”当她用稚嫩的声音说出“我要做延安精神的小接班人”时,那一刻,大家觉得“延安精神”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大话。

令大家感动的不止这一幕,还有听讲解员讲述周恩来总理纺线,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读***著名篇章《为人民服务》……

“来到延安,身上更多了一份传承延安精神的历史责任感,我们要把延安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解放军报》记者李鹏如是说。

新闻寻根之旅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清凉山,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

简陋的编辑室、对开印刷机、自制油墨、铸字用的铜字模……延安新闻纪念馆内,编辑记者们随着讲解员的讲解回到了那个战争年代:70多年前的清凉山,轰炸不断、物资紧缺,但当时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新华广播电台等单位的发报机一刻不停,印刷机永在转动……

参观过程中,很多编辑记者都拿着录音笔或者手机紧紧追随着讲解员的脚步,生怕自己的一个不小心漏录了讲解员的一句话;摄像、摄影记者更是不断地拍摄着每一个画面,生怕落下了一个镜头。

“这种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正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这里,就是新闻的根。”《中国文化报》记者陈径舟坦言。

贴近群众之旅

6月21日到23日,64名青年编辑记者分4组赴延川县和黄陵县,开始了与老区人民的同吃同住同劳动。记者所在组来到了黄陵县杜洛尾村。与书中提到的黄土高坡、低矮窑洞不同的是,杜洛尾村道路旁是一幢幢整齐的红砖红瓦房,以及时不时出现的二层小楼。与记者有着同样感受的《人民法院报》记者白龙飞说:“想象中的延安比较清苦,老乡们扎头巾、挥羊鞭,爬坡过坎信天游。来了村里才知道,这里是农家小院和四菜一汤。”

“再离得近一些,苗再多一些,往下插一些……”6月22日,35名年轻的编辑记者撸起了袖子,挽起了裤腿,在老乡的细心指导下,在杜洛尾村农田进行着插秧劳动。

《科技日报》记者刘园园在下田插秧后说道:“如果没有亲自体验,实在无法想象,老区人民是如何通过劳动改善生活的。”

“尽管泥巴裹满裤腿,内心却更加清澈,老区人民进入了我们内心,进入内心才能真正落到笔端,才能传到读者心中。”《人民日报》记者耿磊说。

中央电视台记者董海涛说:“这次来到延安,勤劳致富的延安人纠正了我浮躁的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怀揣着在延安的所见、所感,在新闻战线上做一名更加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对于这3个问题,延安行的青年编辑记者们在和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有了渐渐清晰的答案。(记者张雪娇)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