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资讯杂谈 > 正文

黄陵县红嫂拥军协会会长师燕的拥军事迹

发布日期:2023/12/1 17:01:35 浏览:32

来源时间为:2023-08-02

师燕在为战士们缝补衣服

位于全国双拥发祥地延安市南端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这座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小城,流淌着圣地延安的红色血液,曾3次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县”、3次获得“市级双拥模范县”称号,2016年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的背后,是军民一家的鱼水情深,是双拥传统在新时代的脉动。

在这里,红嫂拥军协会会长师燕的名字熠熠生辉。35年来,由独唱到合唱,她的拥军故事,感召着更多的人加入了拥军的行列,让自己站成一座通往军营的路标。

无怨无悔的“大姐”

35年,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师燕却近乎执拗地跑了下来,无怨无悔。

两件事让师燕记忆犹新。

1995年春,黄陵桥山林区发生森林火灾,她熟悉的一位战士为扑灭林火,不慎从山崖上摔了下来,她去医院探视时,从昏迷醒来后的战士说:“我没完成好任务。”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师燕的心里。

1997年秋,黄陵遭遇强降雨,有居民不幸被滑坡的山体掩埋,看着战士们冒着大雨和山体再度滑坡的危险抢救遇险群众,师燕明白,这些战士才是老百姓遇到危难时的铁脊梁。

师燕的丈夫曾经是一名铁道工程兵,这两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她,让作为军人家属的她对军人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定要为这些战士做些事!”师燕想。这一年,师燕29岁。

1988年,师燕家建了新房子,与县武警中队成了邻居。看着军营里战士在烈日下出操,在寒风中站岗,在雨雪中巡逻,她的心也跟着走进了军营。

家里做了好吃的,她就给战士们端过去;逢年过节,她会走进军营,跟战士拉拉家常。就这样,她成了战士们的“大姐”。

缝缝补补的“妈妈”

一枝一叶总关情。

师燕是个细心人,像妈妈总能听到孩子的呼唤,她“听”到了战士们的需求。

发现战士们因训练破损的衣服要到2公里外的市场去缝补,就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搬出封存起来的缝纫机,免费为战士们缝补。看到战士因训练受伤胡乱包扎,她准备了创可贴、碘伏、云南白药、药棉、纱布……

她像妈妈一样牵挂着战士们的事。

一次,师燕一家正吃午饭,一位战士急匆匆走了进来,说自己的裤子因训练不小心撕开,下午训练还要穿,让师燕帮帮忙。师燕放下饭碗就去缝补,没想到缝纫机坏了,找邻居修也没修好,师燕步行到2公里外的市场去缝补,终于在战士训练前补好了裤子。

如果说军营是战士的大“家”,师燕家就是战士们的小“家”。

师燕还专门准备了一间房子,供前来探亲的战士亲属住。有的住的时间长,战士过意不去,想出一些住宿费补偿,被师燕较真地拒绝了:“人出门又不能背着房子,掏钱住的地方还是家吗,你把这个当家,就别提钱的事。”

师燕特意开了一扇后门,直通军营,这条通道,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士兵走廊”。每天军营的熄灯号不吹响,这扇门就一直开着。

这条走廊,串接着信任与关爱。

办工资卡、领工资、转账……遇到这些事,战士们都会交给师燕办理。战士们也像在家里一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最开心的莫过于传统节日。包饺子、包包子、包粽子、做烙饼、送月饼……师燕做他们喜欢吃的各种饭菜。每年除夕夜,在千家万户团圆欢聚的时刻,师燕总会赶到军营给未能归家的战士们包饺子,请战士到家中过年。

最伤感的是老兵退伍。像为出远门的孩子送行,师燕用她有限的收入为每位战士准备礼物,或是一双鞋垫、一个背心,或是一条床单、一双皮手套、一把雨伞。说不完的叮咛,相拥的泪水常常让师燕很久才能缓过来。

35年来,师燕共送出鞋垫600余双、背心1300余件、床单200余条、皮手套200余双。

养伤战士的“大娘”

“到我家里来,我照顾你!”2018年夏,来自重庆的胡勇在训练时腿脚骨折,和中队领导沟通后,师燕把胡勇接到自己家中养伤,洗衣、做饭、理发、洗头、如厕,事事都精心伺候。

胡勇曾是个“留守儿童”,跟着奶奶长大。“小时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妈妈见一面都难,没想到在我艰难的时候,悉心照料我的人是阿姨您。”看着忙碌的师燕,胡勇哽咽着说。

师燕一把把胡勇搂在怀里,说:“你守护国家,我守护你。在别人眼里你是兵,在我的眼里你就是儿子。”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胡勇仅用了两个月就获得了康复。

像革命年代照顾伤员的大娘,师燕照料着每一位需要康复的战士。一位战士因阑尾炎做了手术,师燕跑前跑后帮着照顾,直到康复出院。办理出院的时候,战士像儿子一样挽着师燕,有人调侃说,这些战士都快成你干儿子了。师燕笑着回答:“有这么多干儿子,幸福……”

火热军营的“红嫂”

渐渐地,师燕有了危机感。

“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我会想,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这条拥军之路总有走不动的一天,到了那天了该怎么办?”尽管两个儿子对他说,“妈,等您老了,走不动了,拥军之路上还有我们,我们一定替您走下去。”但内心的焦虑一天也没有缓解。

2009年,师燕决定成立“红嫂拥军服务队”,消息传出后,多名军人家属闻讯后主动参与进来。2013年,在当地双拥办的帮助下,师燕又成立了“红嫂拥军志愿者协会”,聚集了16位志同道合的姐妹。

“红嫂志愿者协会都是女的,收不收男的呀?”在师燕组织的一次书法爱好者进军营活动后,黄陵县书法爱好者杨秦生问。“当然,欢迎每一位有爱心的人加入。”于是,杨秦生成为“红嫂”队伍中的一位“红哥”。

“红嫂”的事迹感召着更多的人,到现在,红嫂志愿者协会已有会员50多人。

服务能力在提升。

每逢“八一”建军节,红嫂拥军协会都会组织慰问演出,“红嫂”们原创的小品《拥军路上》、诗朗诵《致敬人民子弟兵》《因为有了你》《永恒的八一》等节目深受战士喜爱。

服务的范围在扩大。

2022年“八一”建军节,“红嫂”们特别邀请6位退役军人讲述军旅生活,回忆峥嵘岁月,共话军魂永存。

服务的形式在丰富。

组织当地有名望的书法爱好者进军营,送文化、送祝福。组织中小学生进军营,进行国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每过一段时间,红嫂们都会聚在一起,进行一次头脑风暴。

“对于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来说,军营生活太单调了。”怎么能让战士们的生活更丰富呢?师燕想到了黄土地上的传统艺术——鼓文化。就这样,30面腰鼓、10面抬鼓、大鼓、镲等被送进了军营。师燕从文化馆请来老师为战士授课。周末是战士们的练习时间,每当听到隔壁欢快的鼓声,师燕就知道娃们这会儿一定很放松,在部队过得很安心。

几年来,黄陵县红嫂拥军协会累计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100多场,参加演出2000多人次。

黄陵红嫂拥军志愿者协会获延安市文明委颁发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师燕曾多次荣获省市县“爱国拥军模范”“中国双拥”年度人物提名奖、“最美志愿者”“最美拥军人物”“延安最美奋斗者”“延安好人”“延安道德模范”“陕西省优秀巾帼志愿者”等多项奖励。2020年12月,荣获“省级爱国拥军模范”称号,《中国军网》《陕西日报》《延安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她的事迹。

师燕说:“我只是做了一些琐碎的事,这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做的。今后,我还要带领更多的姐妹加入到拥军这一行列,让双拥的故事永远写下去。”

一种奉献是对另一种奉献的升华。“师燕们”的拥军行动,滋润着战士们的心灵,夯实着军营的地基。(记者鲁舰平)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