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旅游景点 > 正文

“大年”一家人的春节记忆-春节期间去延安好玩吗

发布日期:2015/12/14 10:28:52 浏览:818

原标题:“大年”一家人的春节记忆

上世纪50年代春节,一个孩子试穿新衣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核心提示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


微信红包、旅行过年……传统的年味似乎离我们远去。北京市民“大年”一家人给我们讲述了有关春节的故事,时间跨度60多年。


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追求物质需求到追求精神富足,对传统节日的感情从深厚到疏离……春节文化的变化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


近日,携程旅行网发布了《2015中国人春节出游意愿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千余名受访者中,近八成人希望用旅游来度过2015年春节,更有超过一半受访者计划出境旅游。


今年63岁的北京市民鲍大年也是受访者之一。他的女儿给他预定了羊年春节欧洲多国游作为新春礼物,同时也是生日礼物——63年前的大年夜,他正是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呱呱坠地,因而得名“大年”。


人生中第一次,鲍大年拿到了护照,他开始像年轻人一样,忙着在网上搜索“攻略”。


“现在出国旅游成了过年的时髦。不同的年代,过年的时髦都不一样……”鲍大年说。


几十年来,有关过年的记忆,成为“大年”脑海里最浓墨重彩的篇章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年看戏最时髦,油水最重要


上世纪50年代,儿时的鲍大年住在北京东单全国妇联的平房宿舍里。他记得,一到过年,妈妈在全国妇联的同事、那些年轻漂亮的阿姨们,就会在大棉袄外面套上花布罩衣,光鲜亮丽地参加单位的团拜会。“‘文革’前,整个社会氛围对穿衣打扮的约束还很宽松,一到过年,大家都会把自认为最好看的衣服穿出来。”鲍大年说。


上海是当时的时髦之都,在鲍大年的印象里,谁家如果有个上海亲戚,是件很得意的事,因为“能从上海买到别处没有的东西”。鲍大年的外婆就生活在上海。每到过年前,外婆都会给他寄来各式精美的糖果、点心,有时还有款式时髦的衣服,作为新春礼物和生日礼物。


没有上海亲戚的人们,往往会央求有机会去上海出差的同事“帮忙带东西回来”,以期在过年时更光鲜。于是,鲍大年的妈妈就有些头疼,因为“有太多人托她带东西”。


春节是最重视“面子”之时。有句童谣让鲍大年记忆犹新:“小分头,二两油,娶个媳妇不发愁!”说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男青年出门都要“抹头油”的情形。“现在好多年轻人以头发凌乱为美,但是上世纪50年代的小伙儿却以头发油光发亮、纹丝不乱为美。”临近春节,姑娘小伙对发型普遍更加重视,“条件好的,会去四联理发馆理个发”。鲍大年回忆说。


鲍大年也见过一些贫寒的男青年,平时舍不得买几角钱一盒的头油,眼看过年总得“捯饬捯饬”,就只好把老榆木刨花泡在水里,“一直泡到树胶渗出,水变黏糊,就把这水抹在头发上,也有定型效果”。


当时在北京,看戏是年轻人的时尚之选,用鲍大年的话说,“就像今天的年轻人爱看演唱会一样”。“一到过年,梅兰芳、马连良等名角你方唱罢我登场,长安大戏院、吉祥剧院都一票难求。能带着恋人去看戏,小伙子会觉得特别有面子。”鲍大年的父亲就曾带着全家去看过一次戏,既是庆祝新春,也是庆祝儿子的生日。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中国陷入“困难时期”。当时经济全面紧张,为保障供应、控制消费,国家对主要商品全面实行按计划凭票供应制度,而且定量标准较低。老人、小孩都吃不饱,更别提青壮年了。“印象里,60年代初的娱乐活动少了很多,现在想来,估计是饿的。”鲍大年说。


对累月见不到多少油水的年轻人来说,过年过节的所有盼头都瞄准了“吃”。


鲍大年的姐姐鲍勤是家中长女,跟着父母买年货,往往是老大的任务。1963年春节前,还是中学生的她天不亮就推着自行车去供应站,却发现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龙”,好多人甚至通宵没睡,手里攥着面票、油票、肉票,在寒风中翘首等待。


“一年到头,就指着春节解馋了。”鲍勤回忆,过年时城镇居民每人能多买半斤油、半斤肉,每户的购货本上还能多两斤富强粉、一斤黄豆、两斤绿豆、五斤鱼……“算是改善生活”。


那时候的年夜饭,就显得无比诱人。而鲍大年由于生日与过年重叠,总能获得额外的待遇——在全家人的注目礼下,细嚼慢咽地独享一个煮鸡蛋。


鲍大年当时在北京红庙小学读书,他记得,年轻的语文老师下课后经常趴在桌上,一动不动,节省气力。“她都浮肿了,胳膊上能摁出小坑”。但是过年后一开学,语文老师穿着新罩衣,又精神抖擞地站上了讲台,课间还陪孩子们做游戏。鲍大年心想,老师过年攒油水啦!


虽然食物不够,但人们对过年的礼节仍十分看重,走亲访友断然不能空着手。这种窘迫的局面,也催生出了在今人看来十分荒诞、匪夷所思的礼物。鲍勤有次去同学家里玩,发现屋里放着一捆红纸包着的“挂面”——走近细看,“面条”却是由极细的竹篾做的。节日期间,这种“竹挂面”会几易其手被不断转送。送礼者和收礼者都心照不宣,维持着“礼节上的体面”。


为了吃,年轻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还未禁枪,过年前往往是打猎的高峰。鲍大年的父亲曾是红军战士,枪法不错,有时会被几个小伙子撺掇着,扛上一把小口径步枪去八宝山打野兔吃。“那时候,八宝山还的确是座山。”鲍大年笑着说,“打来的兔子回家剥皮红烧,那个香啊,能飘出去好远……”


“那会儿除了春节,还有一个传统节日令人向往,就是中秋节,因为有月饼吃!”鲍勤回忆。和今天年轻人要求“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不同,上世纪60年代的年轻人能吃上一块五仁月饼,就是天大的满足了。眼下,各式新奇的月饼层出不穷,可让鲍勤念念不忘的,永远是五仁月饼。


吃不饱饭的年月,人们对外表的重视自然下降;另一方面,舆论风气也以破旧为美、以补丁为荣。一年春节,母亲给鲍大年做了条新裤子,思忖良久,又在裤子上缝了几块补丁。


“文革”青年:过“革命化”的春节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上山下乡”成为在饥饿中成长的一代青年共同的轨迹。青年与春节之间的故事,也开始发生变化。


1967年的《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一封“春节不休假”的倡议书,里面如此写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我们要大破大立。围绕春节,大造几千年来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旧风俗、旧习惯的反。大立无产阶级的新风俗、新习惯,大立***思想。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很快,国务院也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提出:“一九六七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


不放假的春节怎么过?1969年1月9日,春节前夕,鲍勤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陕西省延安县甘谷驿镇插队。不过,她选择去延安当知青,还有一个特别的情结:她的父母就是在延安相识相爱的。


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末,鲍勤的父亲已经被定为“牛鬼蛇神”,住在单位的“牛棚”里;母亲则被剃了“阴阳头”,下放至河北衡水干校。但她忘不了父母无数次描述过的延安春节——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拉歌、跳舞、扭秧歌,和老乡打成一片……“特别革命浪漫主义!”


但是真的来到延安,鲍勤和知青小伙伴们却想家了。虽然家家户户都贴着春联,窑洞上挂着五颜六色的标语,老乡们扭起了秧歌、送来了玉米饼,生产队的集体食堂准备了有荤腥的晚餐……可她的胃,却不由得怀念起老爸的红烧野兔。


在延安的第一个除夕,鲍勤和许多女知青都坐在炕上掉了眼泪。鲍勤还记得一位老乡同情地说:“女子们惜惶(陕北话‘可怜’的意思)的!”


千里之外的鲍大年并不知道姐姐的眼泪。那个春节,他在父亲、弟弟的陪伴下,度过了15岁生日,并暗自下了一个决心。大半年之后的1969年10月22日,他坐了三天三夜硬座火车到昆明,又在大卡车上颠簸了4天,终于来到了比延安条件更艰苦的地方——遥远的西双版纳,并在那里一待就是10年。


“战天斗地,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这是“文革”期间的青年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刚到云南,鲍大年等同批知青发现自己只能暂借茅屋栖身,兵团要求他们:斗志昂扬,动手建房!直到迎来了在西双版纳的第一个春节,大家仍一天没歇,每天上山砍木头,再从几十里外的山上扛着木头走回来盖房子。鲍大年说:“扛木头的肩膀被磨得血肉模糊,只能咬牙忍着。”在高强度的劳动中,鲍大年度过了没有庆祝的生日和春节。大年初一的早上,知青们早早起床,站在毛主席像前,共同高唱《东方红》。


彼时,全中国年轻人的春节几乎都是在“革命”状态中度过的,贴的春联都是“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资料记载,在广大农村,“农业学大寨”、移山填海、开沟挖渠、大兴水利、大造梯田是春节的一景。


不过,在边疆少数民族青年中间,许多过年的传统习俗仍得以保留。一次迎新春之际,在西双版纳山上的爱伲人寨子里,鲍大年目睹了年轻的猎手们围猎野猪,整个寨子集体平均分肉的情景。“在年轻的爱伲人看来,节日就是节日,怎么能不喝酒吃肉?怎么能不唱歌跳舞?”热情的老乡邀请鲍大年一起分享猪肉,还奉上了自己酿的甘蔗渣酒。


即便在“节日革命化”的大风气下,也仍有一项“节日娱乐活动”深受从城市到边疆所有青年的喜爱,那就是“露天电影”。


鲍大年有个小他好几岁的弟弟,叫鲍大成。大年奔赴云南的时候,大成还是一名红卫兵。大成给哥哥写信,聊的最多的除了“革命形势”,就是电影了。每逢节日,在北京的工厂、学校、机关部队里,露天电影的放映都是“保留节目”。姑娘小伙,男女老少,早早就拎着小板凳在放映场占位等候。


“看的是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大家就是喜欢那种热闹劲儿。”鲍大成说。他用一段顺口溜概括当时的电影:“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中国电影新闻简报,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在遥远的西双版纳,鲍大年看的电影与弟弟并无差别。“电影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部,但是一到过节就会放,而且年轻人赶几十里路都要来看。”鲍大年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娱乐少”,更重要的原因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露天电影场相聚,往往成了姑娘小伙眉目传情的好机会。


转折年代的春节:追求开放渴望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这一年成为中国的转折之年。对美和快乐的追求,也在节日的故事里留下了印记。就在这年,鲍大年、鲍大成兄弟,都考上了大学。


大学校园里的节日氛围,让鲍大年如沐春风。那正是“文学热、美学潮”兴盛的年代,端午有诗会,中秋有舞会,迎新春有文艺晚会,甚至还有内部电影。大家不仅可以看到一度被禁的《阿诗玛》《桃花扇》《李双双》等国产电影,还可以看到来自国外和香港的故事片。


曾经的“靡靡之音”也成了节日的伴奏。


初入象牙塔的鲍大成发现,不论院系、专业如何,同学间的新年问候也常与流行音乐有关。“买没买邓丽君新出的带子?”“刘文正的新歌你听了没?”“过年都去我家玩儿吧,我刚置了一个架子鼓。”


鲍大成回忆,年后过完寒假回校,校园里很多同学手上多了一个大砖头般的盒式录音机,一边放着邓丽君的歌,一边昂首挺胸走在校园里,“自我感觉极为良好”。


不过社会风气的开化,却是循序渐进的。


没考上大学的鲍勤,进入北京一家无线电器材厂当工人。鲍勤回忆,春节期间,去什刹海滑冰是许多年轻人最喜欢的娱乐活动。1979年春节,鲍勤和女伴一起滑冰时,一对外国人夫妇和她们搭话。女伴略懂英语,连蒙带猜地明白了老外的意思,原来是夸她们滑得好。老外走后,几个社区大妈却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警惕而义正辞严地质问鲍勤和女伴:“你们和外国人说了什么?!”


回想起这桩往事,鲍勤至今仍觉得哭笑不得:“那时候外国人少,哪像现在似的满大街都是。好多老百姓的思维还没转过来,觉得和资本主义国家老外说话,就有当叛徒的嫌疑。”


上世纪80年代穿衣打扮的变化,也在鲍勤的老相册里留下了“新潮”的印记。“春晚上李谷一、刘晓庆同款的衣服,我们好多女同志都模仿。”鲍勤说。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晚,堪称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从此,观看央视春晚成为老百姓欢度春节的一个重要形式。春晚上主持人、演员的服饰,也往往成为当年的流行风向标。


与此同时,曾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等春节礼物,不再受年轻人青睐,明信片、贺年片、挂历等“文化范儿”的礼物逐渐走俏。


物资由简转丰的节点上,“购物”再次成了当时年轻人过节最大的兴奋点之一,和今天青年过“双十一”、“双十二”的热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很多老北京至今记得:1980年,各大商场从外地组织的一批电镀桌椅、简易沙发、搪瓷盆陆续投放节日市场,柜台前的队伍排了上百米;1981年,尼龙绸夹克供不应求,还有人利用反复排队和托人代买等手段套购;1984年,14英寸彩电节日供应量比上年增长42倍;1985年除夕前,北京多家商场向个人预售进口相机,每人限购一架,半年内付货,牌号有柯尼卡、亚西卡两种;1987年,羽绒服受宠、裘皮帽走俏……


伴着“洋节”长大的“独一代”、“双二代”


上世纪90年代,被今天的人们称为“遍地是机会”的年代。鲍大年做过工程师,发明了多项国家专利,还开过造纸厂,但始终没赚到大钱;鲍大成在国家智库做过研究员,参与经营过律师事务所,甚至还“下海”开发过一款芥末酱推向市场,可惜销量平平。鲍家兄弟俩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发小,成为“出国梦”的首批弄潮儿。


“洋节”逐步走入中国,也正源于那时。1994年12月下旬,鲍大年人生中第一次收到了圣诞节贺卡,寄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的一位好友,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继续深造,并打算把妻女都接到美国。“西方的节日,那时候听起来很洋气,好像意味着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而现在,很多当初出国的人的都后悔了。”鲍大年说,“异国他乡过春节,滋味终归不好受啊。”


随着日子逐渐变好,鲍家姐弟也先后成家立业,并有了下一代,这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为了给独生宝贝们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父母们竭尽所能寻找机会。


鲍之陶是鲍家老幺大成的儿子,却是鲍家的长孙。生于1984年的他从小就是全家的宝贝,节日对于年少时的他而言,意味着“收礼物”。每年春节,除了家中亲戚给的压岁钱,父母的好友来家里做客,也总会给鲍之陶买各种玩具、衣服、零食。鲍之陶坦言:“高兴劲儿就那么一阵儿,很快就过去了。可能是因为不缺,所以也不那么渴望,礼物带来的幸福感就不那么高。”


鲍勤的女儿苏楠、鲍大年的女儿鲍林熙,对过年的感受也大抵相似。对于不缺吃穿的独生子女而言,过年与其他日子的差别,或许就在于放烟花爆竹时的热闹了。“小孩子和年轻人都喜欢热闹又梦幻的东西。焰火很美、很童话,我觉得是节日不能缺少的。”苏楠说,“后来城市普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我理解这是为了安全,但这也让本来就很淡的年味儿更淡了。”


当年轻人对节日的要求不再是“满足物质渴望”,而是“热闹、好玩”时,他们的心逐渐被热闹的西洋节日“占领”了。


苏楠上中学的时候,每年圣诞节全班都要举办集体活动。“过春节或者其他传统节日,都要被父母拴着,和他们一起过节。但是爸妈不过圣诞啊,圣诞节在中国就是年轻人的节,我们想怎么玩都行。”


如今的苏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大儿子是00后,7岁;小女儿是10后,2岁。每年万圣节,苏楠都会给孩子买来南瓜灯和各种鬼怪道具,陪孩子玩游戏。万圣节这天,孩子们在学校和幼儿园里甚至可以追着老师要糖吃,然后嚷嚷着“不给糖就捣蛋”。在苏楠一双儿女的眼里,万圣节是世界上最好玩的节日,没有之一。


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施行,“独一代”的父母往往可以拥有“双二代”的儿女。有人担忧,“独一代”对传统节日都缺乏感情,又如何能让传统在娃娃身上延续呢?“不是我崇洋媚外。”苏楠辩解,“你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好玩’的吗?谁不喜欢‘好玩’呢?”


黯淡的不只节日本身。春节联欢晚会,这道从上世纪80年代沿袭至今的“春节正餐”,早已变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点心”,甚至直接被他们从“春节菜单”中删除。每年过年,如果不是为了迁就“寿星爸爸”鲍大年,鲍林熙一点不喜欢看春晚,“小品相声隔靴搔痒,歌曲舞蹈扭捏作态,没意思”。


移动互联网时代,鲍林熙宁愿把花在看春晚上的时间用于在微信上抢红包、和朋友拜年聊天。而在鲍大年看来,“20多年习惯了,不看春晚,过年就不完整呀”。


鲍之陶也是一个不爱看春晚的男生。印象里,长大后的他唯一一次认真完整地看完央视春晚,还是5年前的除夕——那时在新西兰留学的他想家想得要命,情不自禁地在网上看了春晚直播。“虽然网速不快,画面很卡,虽然我很快就忘了节目内容,可我还是看得泪流满面。”鲍之陶说。


在那一瞬间,鲍之陶理解了父辈对于春节、乃至春晚的执着感情。“不管时代怎么变,不管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离不开春节。”


而鲍大年甚至觉得,尽管如今对传统节日感情深厚的年轻人少了,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越来越强大,很多遗失的东西,我们还会慢慢捡回来的”。


在鲍大年的“羊年新春时间表”里,他的足迹将踏上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8个欧洲国家。“听说在国外,尤其是在‘中国城’,年味一样足,我想去看看。估计老外对春节也好奇,就跟咱们觉得洋节新鲜一个道理。”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最新旅游景点
  • 错峰出游首选延安04-26

    来源时间为:2024-04-264月23日,游客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五一”假期临近,我市旅游已经逐渐开始呈现火热之势。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选择错峰出行,提前来……

  • 延安市安塞区水务局关于2024年安塞区大中型水库移民04-24

    来源时间为:2024-04-21公告信息:采购项目名称关于2024年安塞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品目采购单位延安市安塞区水务局行政区域安塞县公告时间2024……

  • 文旅“一业兴”带动“百业旺”04-23

    来源时间为:2023-12-25今年五一假期,圣地河谷·金延安景区游客络绎不绝从奔流不息的黄河到桥山之巅的黄帝陵,从高耸入云的巍巍宝塔到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中……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