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旅游景点 > 正文

让文学助力中华复兴

发布日期:2022/9/14 14:06:14 浏览:295

来源时间为:2022-08-29

1976年,怀揣大学梦和文学梦想的王延安眼看着其他人进入高校深造,自己却因家庭出身普通无法成为幸运儿。在那个不学数理化,只要有个好爸爸的年代,他不得不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企业家、慈善家王延安(中)为第七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采风团授旗

在农村下乡的两年时间里,王延安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虽然农活很苦也很累,但只要有时间,他一定会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去读书。讲起插队生活,王延安记忆最深的是为了能让自己在三夏大忙的季节里也不忘读书,他从深井里吊上来刺骨的井水,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将冷水浇到身上。读一会儿书,练一会字。再累了,就继续用冷水浇身,如此循环久而久之,他竟然把字练得像模像样。虽然此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动过毛笔,但今天他的字写得还是很出类拔萃。

王延安说,下乡那几年,是他最充实的日子。虽然能看到的书屈指可数,但只要能拿到一本书,他肯定会在最短时间读完。如果再借不到书,他就将手里的书反复看。30多年过去了,他还能对当时讲过的书的一些片段记忆犹新,今天仍然能够将其朗诵出来。

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企业家、慈善家王延安(左)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左二)等一起启动第三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

王延安讲起最让他人感动的是,在没有书读的日子里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为了能有东西看,他曾到农民家里,爬在墙边看糊在墙上的报纸,然后搬来凳子仰头看糊在顶棚上的报纸,一家看完了,再到另外一家去,有时人家要休息了,他只好跟人家约时间,抽空继续去读。

也许是自己看的书多,加之字也写得好,生产队出黑板报自然就成了王延安的好事儿。当然他也有私心,可以利用出黑板报的名义,到镇上、或者县上去借来更多可以读的书。

1979年,王延安应征入伍,这一次转身,使他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严格的军事训练之余,他除了读书还可以抽出时间写一些东西。他写呀写,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文学家。可惜尽管自己很努力,但始终未能将自己写下的文字发表出去。其实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他的勇气再大一点,将自己写的作品寄出去,说不定还真的会发表,也许他很有可能会真的走上文学路。

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企业家、慈善家王延安(右)与中国散文协会常务副主席红孩儿(左)为获得第三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全国青年散文大赛”金奖的甘肃著名作家张子怡颁奖,此后获得金奖的这篇作品获得了冰心散文奖

虽然没有成为文学家,但他对文学的热爱始终不渝,对文学家更是无比崇敬。王延安说他为了能见到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老师,约了一次又一次,陈老师不是没有在西安,或者就是在外地采风或者讲学。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在见到陈忠实后,他静心聆听人家是怎样进行文学创作的。也许是王延安的诚心打动了陈忠实。陈老师有一次在同别人聊起与王延安的相识,对自己的一次次爽约,多少有一点歉疚。随后陈忠实特别为王延安写了一篇《西凤笺词》,以此对他在打造西凤酒品牌上所做贡献的肯定。在陈老先生去世后,王延安也曾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告慰先生一路走好,他会不辱使命,让西凤酒名扬华夏。

2015年,为了延续自己的文学梦,王延安提出了与有60年历史的《西安晚报》合作,举办“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大赛。王延安认为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美丽的“西凤传奇”也在这里诞生。两千多年前,陕西人张骞打通了中国和亚欧的联结,开创了著名的丝绸之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陕西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文化大省,陕西省应当在文化建设上努力创新,更自觉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新要求。选择与《西安晚报》合作,是因为这张报纸继承与发扬了中国报纸副刊“文学摇篮”的传统,始终用传媒的空间培育时代的文学新锐,在数十年风云变幻中,坚守着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和对自己风格的塑造,与陕西文坛始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用文学手段全面展示在这个新的时代,特别是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新常态、新作为、新成就、新面貌,并引导广大文学青年深入生活、创作出反映时代、讴歌人民的文艺精品。鼓励青年如“时尚六年西凤酒”一样,富有时尚个性气质,既有传统西凤酒的醇香典雅、甘润清爽,又透露着活泼可爱之灵气。

王延安觉得此次散文大赛关键词是“青年”,希望大家有一颗青春不老的心。就像6年西凤酒所倡导的乐而美的文化精神,以一颗不老的心对待生活,享受简单快乐的自由。让散文优美的文字能够反映我们这个时代青年精神面貌,彰显丝绸之路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涵。像“6年西凤酒”一样,醇香入骨、源远流长,又追求时尚,宣扬简单、快乐的小乐美生活格调。将80、90后的时尚个性气质与西凤酒品牌中“凤”文化的吉祥和如意完美融合。

第五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全国青年散文大赛”颁奖现场

王延安曾向一位好友说,举办青年散文大赛,就是想延续自己的文学梦,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能够激发起年轻一代创作的热情,培养出人民真正的更多的文学大家。

青年散文大赛虽然当时才举办了两届(今年正在举办第七届),但在国内散文界已经产生了积极反响,并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特别是组织参赛散文家实地采风的做法,在现今各类散文赛事中堪称首创,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陕西扶风籍作家王宗仁赞誉说:“此举走到了全国的前头,这种引导散文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做法,非常值得在全国各类散文赛事中推广!”而对于散文大赛,王延安并不是撒手不管,每年的运行方案他必须认真推敲,特别是三次采风活动,他总是挖空心思、精心安排。让采风的青年作者一定写出紧扣时代主题的作品,讴歌今天伟大的时代。

“禧福祥6年西凤杯全国青年散文大赛”采风团在陕南采风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回延安》里流传最广泛的佳句。首届散文大赛,王延安说让青年作者怀着朝圣的敬畏之心到革命圣地延安去。40名青年散文家和大学生怀着敬仰的心情,踏遍枣园和杨家岭革命旧址的每一处,登上宝塔山感受延安城今日新貌,参观路遥文学馆在文汇山瞻仰路遥墓向伟大作家致敬,走访延川县梁家河村感受知青文化,在圣地延安进行了一场文学的朝圣之旅。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在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前,所有的采风成员都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1942年5月,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主持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遵照这次座谈会制定的文艺方针,全面展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此后70年间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走进讲话旧址,采风团的每位成员都睁大眼睛看个不停,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王延安又特意安排全国的青年散文家代表到八路军的指挥部山西省武乡县,让大家追溯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作为“6年西凤杯”全国青年散文大赛采风活动的重要节点,这一场采风活动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感,更令人感叹和平的珍贵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山西采风,散文家们认为必须感恩70多年前那一批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感恩他们舍生忘死的付出,才换来今日的美好生活。70年后的幸福来之不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民族精神与自强意识,仍然需要我们铭记于心。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最终才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些历史可以让更年青的一代铭记,这种抗日精神也可以让我们的同胞一代代传下。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左)与中国散文协会常务副主席红孩(右)为获得金奖的作者颁奖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一句毫不逊色于古典诗词的歌词,它独特的文化韵味与历史意蕴让山丹丹成了红遍天下的名花,也让山丹丹成了陕北的象征。2016年6月下旬,山丹丹开得正艳,第二届“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作家采风团又一次在王延安的要求下,踏上了一场红色之旅,在梁家河,在照金,在富平,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三十位青年作家一路欣赏着被陕北人民视为美好、热烈、追求的山丹丹花,谒伟人、慰英模、祭先烈,因文学而相聚,因感动而前行——

前两届大赛的采风活动,王延安说他为什么都要求散文家们到延川的梁家河去,因为这里曾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也是他魂牵梦绕、终身难忘的地方。总书记曾深情地对这里的乡亲们说:“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学会了。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从此,这个陕北高原上的小山村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梁家河名传五湖四海,声扬神州大地。

谈到让散文家到铜川照金,王延安说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画卷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一个华彩的篇章。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块非常重要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统一为西北革命根据地,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照金红色小镇,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第三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全国青年散文大赛”颁奖现场

王延安希望散文家们详细了解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聆听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积极投身革命,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事迹。让大家真心体会这段红色的历史感人肺腑,也给大家上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课,让青年人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让采风团到富平,王延安自有他的想法。鲜花翠柏掩映下的习仲勋陵园显得格外肃穆庄重,在这里,采风团成员在习老雕像前肃立默哀,并集体重温入党誓词。“火红的党旗、坚定的信念,火红的夏天、火热的情怀!在照金、在梁家河、在富平,我们追怀那个年代的救国理想,相信大家在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的那一刻!让理想照进现实,摆脱平庸的小自我、迈向创作的大境界,应当成为今天青年作家的自觉追求!”这也是王延安举办散文大赛最想得到的效果。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号召,王延安让2016年的采风特别增加一次到贫困山区去的活动。在商州区腰市镇中心小学,送知识给孩子,“给学生们上一堂作文课”成为作家、散文爱好者们的最有益活动。

这些“作家叔叔阿姨”们带给了孩子们快乐新颖的课堂体验。课后,一位小学生写了一篇名为《难忘的一天》的作文:“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作家叔叔阿姨来给我们上作文课了!一开始,我非常紧张,但后来我很开心,因为我发现,这些叔叔阿姨好亲切,原来作文课可以这么有趣!”王延安开玩笑说,如果当初自己能得到这些名家的指点,说不定自己的文学梦早都圆了。

“禧福祥6年西凤杯全国青年散文大赛”作品集

2017年的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采风活动,王延安提出让散文家们重走丝绸之路。这次采风,既是一次重走丝路,也是一次新走丝路。重走,是要沿着历史足迹,追昔抚今,缅怀前人功绩。新走,是因为我们要继往开来,去发现“一带一路”上的新事物和新成果,并希望丝路的未来更加美好。

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丝路采风活动,就是想通过各位青年散文家的笔触,再现丝绸之路的新风貌,新精神,创作出高质量的文学艺术作品,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不仅身体力行地深入了解沿线的风土人情,还要从思想上审视和发掘丝路文明的当代传奇,写出具有中国气派、彰显中国精神的好散文。

曾经,驼铃悠悠,丝路漫漫,在丝绸古道上,充满了艰辛和磨难,但也传播了伟大的思想和文化;今天,散文家们因文学重走丝路,因文学而相聚,更

[1] [2]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 今天,我们谈谈红色旅游05-17

    来源时间为:2024-05-15今天,我们谈谈红色旅游2024-05-1515:06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

  • “延安人民很热情,游览得很舒心”05-17

    来源时间为:2024-05-02“延安人民很热情,游览得很舒心”来源:延安日报发布时间:2024-05-0208:00打印保存字体:大中小游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

  • 延安市发布“五一”假期黄金旅游线路延安市发布“五一”假期黄金旅游线路05-16

    来源时间为:2024-04-30近日,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三秦四季﹒春回延安”2024年“五一”九条黄金旅游线路,让广大市民游客尽享延安绿水青山间的缤纷魅力……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