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资讯杂谈 > 正文

黄金时代里集体转弯-成都到延安

发布日期:2016/1/10 10:18:39 浏览:619


欢迎您,

正文
黄金时代里集体转弯(组图)2014-10-1212:15:03来源:(济南)分享到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
10月1日,电影《黄金时代》上映,掀起了一场“萧红热”。人们将视线聚焦在左翼女作家萧红身上时,往往也会忆及与她同时代的那些个性斑斓的女作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萧红离开西北转奔香港的同时,有一批女作家选择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她们离开物质丰饶、生活优渥的南方都市,来到荒凉贫瘠的陕北苏区。换下长裙,穿上土灰色军装。她们手里的笔,不再伤春悲秋,哀婉悠扬,而是洋溢着革命的热情与锋芒。
这可以算是那个年代文学女性的第二次“反叛”,她们像是第二次出走的娜拉,在延安,完成了文学和人生的集体转弯。
在宝塔山的指引下
1936年11月,抗日战争爆发的前一年,丁玲由上海前往陕北。
正是初冬时节,黄土高原上一片荒凉,顶着寒风,丁玲一行人在陕西洛川以北的荒野中奔驰。灰色军装配短发,丁玲伏在高高的马背上,看上去跟保护她的骑兵并无区别。
出发前一晚,丁玲刚学习了如何骑马,还是用从炕上跳上跳下的练习方式。此后两天,丁玲紧抓缰绳,双腿使劲儿夹着马肚子,用她的好胜心和朝圣的热情,像战士一样策马奔向心中的圣地。
两个月前,丁玲刚从囚居了三年之久的南京逃离。她32岁,早已不是当年“莎菲女士”式的文艺女青年,人生经历足够丰富。第一任恋人胡也频,在1931年被国民党杀害。第二任恋人冯达,向敌人出卖了她和她的朋友。
经历了爱人的牺牲和背叛,丁玲说:“我所有的力量、心计都为应付国民党的阴险恶毒耗费尽了。”因此,甫一逃离,她便决然奔向陕北苏区。
丁玲是第一个到达陕北的女作家,为后来的女作家们铺了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陆续有国统区的女作家,怀着抗日救国的热忱,奔向延安。
1938年,留法文学博士、民国才女陈学昭完成了与延安的第一次邂逅。6月底,时任《国讯》杂志特约记者的陈学昭,从重庆向延安进发。她先从重庆坐船到嘉定,由嘉定雇黄包车到成都,从成都乘公共汽车到宝鸡,再由宝鸡乘火车到西安,最后在8月6日上午10点到达延安。在炎热潮湿的夏天,陈学昭耗时两个月翻山越岭,只为一个目的,去看看延安,看看那里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
两年后,也就是1940年底,陈学昭第二次去延安,由于第一次访问延安时所写的文章,陈学昭一直受到国民党的监视,走到铜川时被国民党扣留。“我把随身带的博士学位证书、照片、版税折子,凡是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统统撕成碎片晚报)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分享到:
已推荐推荐成功分享到:
48小时评论排行评论21189条评论9681条评论9557条评论6688条评论5426条延伸阅读人参与

美女直播
约会所

不做嘴炮只管约到

人跟贴_人参与网友跟贴人跟贴_人参与__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账号密码自动登录__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站立场。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