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企业单位 > 正文

农民日报四记者谈收获和感想:从延安再出发

发布日期:2016/10/28 16:48:57 浏览:645

延安收割机,农民日报四记者谈收获和感想:从延安再出发 延安日报电子版、延安日报、延安日报网、农民日报。

延安收割机

农民日报参加“百名青年编辑延安行”的4名记者在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清凉山上,身后即是象征延安精神的宝塔山。

7月21日,农民日报参加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的4名记者,结束了延安之行回到北京。这些第一次走进延安的青年记者,听革命传统课,悟延安精神;访红色旧址,溯胜利之源;登清凉山,寻新闻之根;住农户家,察生活之变,度过了丰富而难忘的一周。她们有哪些收获和感想?让我们来一起。

走进延安

主持人:第一次去延安,你们看到的延安与印象中的延安,有什么不同?

王瑜:去之前,感觉延安就是革命老区,去了之后才发现,现在的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更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城市。我们驻地对面就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现代化的设施和舒适的就诊环境,与医院大门前矗立的白求恩牵马出诊雕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延安的几天里,我们不仅被真实可触的革命旧址所感动,更为处处可见的发展变化所激动。

王腾飞:出发前有位多年前曾去过延安的同事告诉我说:去延安吃吃苦吧!到达后,延安却给了我们许多惊喜:一路上几乎看不到黄土高原的影子,满眼是郁郁葱葱的绿;农业劳作也早已摆脱了广种薄收,靠着种植大棚蔬菜,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在我居住的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许多人家安上了太阳能,用上了电脑,村里还有ATM取款机。

雍敏:是的。我在安塞县招安镇龙石头村住的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旧窑洞,但经过改造,俨然就是一孔新窑洞。窑洞里有电脑、冰箱、饮水机,还有自来水。

王晓晶:我深有同感,以前对延安的印象还定格在革命年代,这次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延安、一个现代的延安、一个生机勃勃的延安。

认识延安

主持人:延安在很多人心中,不只是一个地域概念,更代表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经过此次延安之行,你们是怎样理解延安精神的?

王瑜:我们这一代人,对延安精神的认识多来自书本,总感觉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离我们有些遥远。然而一到延安,看到毛主席种过的菜地,《杨家岭的早晨》顿时鲜活起来;看到周总理用过的纺车,《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如音在耳。通过参观和体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等已经从口号内化成为我们的人生体验。

王晓晶:延安精神的内涵有很多,对我触动最深的还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清凉山下的延安新闻纪念馆,我了解到,当时物质生活条件极端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出去采访全靠两条腿。可是他们却保持着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经常是天蒙蒙亮就上山劳动,晚上回来马上拿起笔译电讯、编写刻印……所见所闻都让我思考,以后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新闻工作。

王腾飞:我们看到,延安精神不只是凝结在历史中,而是流淌在人们的血脉中代代相传的。在侯沟门村,我遇到了一群长安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自费来到村里义务支教,顶着烈日挨家挨户做调研,从来不喊一句苦和累。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延安精神。

雍敏:的确,我也有同感。在宝塔山上,我遇到了空军某工程大学理学院大二的学员,他们从黄帝陵一路走来。学员董之渊说,当他们就着雨水吃咸菜啃凉馒头的时候,当他们挤在狭小的空间支帐篷打地铺的时候……他们完全能够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打江山是多么不容易,也更加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所以说,我觉得延安有一种很神奇的气场,只有来到了这里睹物思人,才能感受到那活生生的历史。

体验延安

主持人:在和陕北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你们有什么感受?

王晓晶:作为农民日报的一名年轻记者,以前也经常去农村采访,但像这样与老乡们同吃同住,深入下去,却从来没有过。这两天,我觉得种种鲜活的新闻扑面而来,应接不暇。桥坪村村支书的话让我震惊:1999年退耕还林时,还是土山土坡,到处光秃秃的,一下雨,到处是深沟沟,人都不敢走。短短10年,这里发生了由黄到绿的根本性转变;房东石玉海大叔家退耕还林后,地虽然少了,但种了大棚,收入却提高了。科学发展在这里有了实实在在的表现。

王腾飞:在延安农民身上,我看到了延安精神最朴素真实的诠释。我的房东杨丰有大叔是村里的医生,不管是半夜还是凌晨,只要病人一个电话,他会立即赶过去,并且从不收诊疗费。而在邻村举行的农民运动会上,农民们高涨的参与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很受感染,这里的人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雍敏: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个现象。我住的龙石头村算是招安镇比较富裕的,但村里年轻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村主任是个24岁的小伙子,只上过初中。谈到村子的未来发展,他说下一步想搞乡村旅游。可是,如何挖掘本村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对他来说还是个问题。正在上函授大专的他,说自己的文化水平实在太低了,只有多学点东西,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看来,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依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瑜:两天半的时间很短,很难说有多深入的了解,但起码拉近了我们与老乡的心理距离,使我们能更设身处地地思考。我所住的安塞县沿河湾镇碟子沟村里,年轻人很多。当听到极其向往北京的帅帅说他可能会像妈妈所希望的那样结婚,在村里开个汽修店时,我听出了他的无奈。同一片蓝天,不同的现实,这不同,绝不仅仅是我们在北京,他们在延安,也不仅仅是我们在城市,他们在农村,恐怕里面有更多值得我们思索的东西。

汲力延安

主持人:众所周知,延安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源地。作为一名年轻的编辑记者,你们在延安的新闻寻根之旅中有哪些收获?对你们今后的工作有哪些启发?

王瑜:如何在浮躁的环境中保持理智,如何克服新鲜感丧失后的倦怠,如何在熟悉的领域里继续创新?这次到延安新闻纪念馆,我感触特别多。一个数字让我印象深刻:1941年,中央印刷厂每月排字量达到300多万字,比全国最大的商务印书馆高出2倍。300万字是什么概念?按现在每个版面1万字计算,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出10个版。为此,当年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的编辑记者每天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他们之所以能饱含热情,不光是到田间地头和老农促膝而谈,和群众同纺线同耕种,也不仅是深入枪林弹雨的一线,和士兵同吃同住同战斗,更因为他们从来都生活在群众之中。

雍敏:没错。延安的变化,令人震撼,更值得反思:作为信息时代的记者,为什么我们对延安的印象还只停留在黄土高坡和破炕土窑上?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深入到劳动人民生活的第一线,发现他们的变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变化?所谓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王腾飞:对。我们的新闻,不应该是从新闻发布会上拿回来的,不应该是在走马观花中看出来的,更不应该是坐在办公室里咬着笔头想出来的,而应该是无畏艰苦,深入群众中间,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调研、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后得来的。这样的新闻才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王晓晶:此次延安行,感受最深的是陕北老乡们对我这个来自农民日报记者的特别优待。在村头与村民联欢时,乡亲们把我当自家人,在众多媒体组员中,专门点我唱歌,请咱农民日报的记者来一首,乡亲们的热情让我体会到一种信赖。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们也总是跟我说贴心话,说说国家的好政策,说说贷款难的烦恼。这种信任让我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也使我明白,我们的新闻报道应该为谁服务,报道对象来自哪里,让我牢记在未来的新闻道路上要保持与人民的血肉相连,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王晓晶供稿)

《农民日报四记者谈收获和感想:从延安再出发》相关参考资料:
延安 井冈山感想、再出发、不忘初心再出发、金科 创新 再出发、再出发 签约仪式、整装再出发、集结再出发、主题活动 再出发、亚马逊中国再出发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