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企业单位 > 正文

1945年,美国情侣一个养牛、一个搞原子弹,最终在延安修成正果

发布日期:2023/3/17 11:29:21 浏览:172

来源时间为:2022-03-22

1945年,美国情侣一个养牛、一个搞原子弹,最终在延安修成正果

2022-03-2200:09:57来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园里,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位老教授。

他两鬓渐白、外表朴实,时常操着一口带京腔的中文,为学子们传道解惑。

他叫阳和平(宋庆龄亲自为他取名),今年70岁。

正在给学生们讲课的阳和平

若不是顶着一张“洋人”的面孔,他看起来和校园里随便一个老者并无区别。

闲暇之余,他还会给贸大学子们讲起自己父母的故事。

其中,有这样一段经历,每次阳和平讲起都是要流泪的。

他说:没有中国革命,我的父母不可能在一起。

一、延安那片土地,让他拥抱从未有过的平静和富足

故事,要从革命年代开始讲起。

1945年,28岁的美国小伙儿欧文·恩格斯特,卖掉了他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几经辗转,第二年秋天抵达延安。

在这里,他目睹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撤离。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作出了一辈子留在中国的决定。

欧文·恩格斯特(中文名阳早)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大举派兵进攻解放区。

次年2月,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率两个兵团进攻延安,总兵力逾25万人。

而彼时的延安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西北野战兵团、所有地方武装加起来,也不过四万余人。

图源网络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中共中央经商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依靠陕北的有利地形和群众条件与敌人周旋,寻机歼敌。

同年三月,中共中央机关、西北野战军主力、以及延安相关机构、学校,陆续从延安撤出。

撤离队伍浩浩荡荡,史无前例。

图源网络

而另一边,陕北高原,秋风萧瑟。

延安城内空无一物。

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

胡宗南

他是个爱琢磨的人:

“延安为什么被共产党赤化得如此之深?”他觉得自己已经分析得很透彻。

“共党之厉害,共军之披靡,原因无他。”

“盖因其为人民服务,颇具煽动性而已。”

图源网络

于是乎,部队进占延安没两天。

胡宗南就在闹市区选了一处宝地,大张旗鼓地打出了“国军为人民服务处”的旗号。

服务处挂牌当天,很是热闹。

模拟场景

只因宣发的告示上写得清清楚楚:

延安城内,不论男女老幼。

只要来,就可领取救济金两万元(法币),或者布两尺,或者米两升。

可很快,胡宗南就发现。

钱是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了,可老百姓依旧不说国民党的好话。

几天后,国军“为人民服务处”不得不因此而关门,空留一个传世的笑柄...

这个有趣的现象,深深地震撼了一位刚到延安不久的美国人——阳和平的父亲欧文·恩格斯特。

他想不明白,“是什么?让这里的军民如此团结一心,共同抗敌。”

随后,他把这些疑问、连同他在中国的经历,一同写进信里,寄给了远在美国的爱人——寒春。

JoanHinton(中文名寒春)

在信中,他不断催促着寒春尽快到中国看一看:

“你什么时候学习核物理都可以,但是你现在不来,你就会错过末班车的...”。

二、《红星照耀中国》,黑匣里的一束微光

而谈起自己父母相恋的故事,阳教授直呼:

缘分,妙不可言!

寒春(左)阳早(右)

寒春,原名JoanHinton,192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大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杨振宁曾是同窗好友,也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女科学家之一。

母亲卡梅丽塔是当地学校的校长,而在童年时代陪伴寒春成长的姑奶奶,则是小说《牛虻》的作者,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与寒春优渥的家庭条件不同的是:

阳早,本名EwrinEngst,1918年出生于纽约一个农场租户家庭。

从小到大,阳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挤牛奶中度过。

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农场主。

由于身份地位悬殊,此前的二十多年,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无限延伸却永远没有交点。

直到一次偶然的契机...

模拟场景

1939年,阳早去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畜牧养殖。

在这里,他结识了寒春的哥哥——韩丁,并和他成为了大学室友。

次年冬天,尚在读高中的寒春利用寒假时间,也申请来到康奈尔大学进修物理。

之后,每逢周末,韩丁经常带着妹妹到阳早的农场串门,偶尔也帮着他一起做农活。

模拟场景

一来二去,阳早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位调皮的小姑娘。

她总是笑容满面,能骑马、会滑雪,还能把男孩子摔在地上。

从那时起,阳早就对这个小姑娘颇具好感。

不过寒春却从未这么想过,虽然她也觉得眼前这个幽默诙谐的大个子男孩很不错。

可彼时她满脑子都是物理学知识,根本没考虑过谈恋爱这件事。

图源网络

时间一转眼来到1944年,寒春已在维斯康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之后,她就和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

直到过去一年多,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她才露出行踪。

原来,在寒春消失的这段时间里,她一直在参与美国核武器的研究。

在亲眼目睹了美国投下原子弹造成的巨大伤害后,她颇受震撼,开始重新思考科学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

图源网络

这时,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农场的信件,写信者正是阳早。

“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卖掉我所有的财产,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很确定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我不想再在农场继续工作...”在信的结尾,阳早表示:要去看望寒春。

三年来,阳早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寒春。

重新相遇的两个人,与大多数处于热恋期的情侣一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腻在一起。

他们一起去爬山,一起去克罗拉多大峡谷露营。

渐渐地,寒春发现,眼前这个男孩,和她在实验室那些只顾埋头做研究的同事,有着很大的不同。

阳早虽然双脚扎根在农场泥泞的土地里,可他满脑子想的却是政治和哲学。

他对人人平等和人终极幸福的追求,似乎更为关注。

此前,寒春的哥哥也从美国去到了中国,参了军,并有幸去到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区中。

他对解放区的描述,让阳早和寒春对中国那片热土充满了憧憬。

阳早不止一次地告诉寒春,他要到中国去,他要亲眼看看《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所描述的那个伟大的世界。

可让阳早无奈的是,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

以什么身份前往中国,成为了阳早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阳早如愿前往中国,俩人感情再遇危机

194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阳早从姨妈韩珍的口中得知:联合国救济总署正在美国招募一批奶牛专家,前往中国进行援助。

图源网络

这个工作对于阳早来说,不可谓不理想。

不仅可以发挥他畜牧专长,还可以满足他去中国的愿望。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相关部门提交了申请书,同时附上了几个美国大农场主的推荐信。

出发前,阳早向寒春提议,俩人一起前往中国。

这时,美国最顶级的核物理研究所,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几番思想斗争之后,寒春还是决定先尽快完成博士学位,然后寻找前往中国的契机。

这一年,阳早28岁,寒春26岁。

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身边的朋友都建议他们先结婚,然后再奔赴各自的“战场”。

模拟场景

但私下里,他们还是决定:再等三年。

对于这个“等三年”,阳早的理解是,“过了三年俩人结婚”。

而寒春的理解是,“过了三年之后再作打算”。

作为一名物理学家,能有幸和费米这种顶级专家一起探索最尖端的物理知识,寒春根本就顾不上结婚。

在她的生命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她去完成。

费米

四、异地恋美国情侣,在延安修成正果

同年10月,几经周转,阳早终于踏上了他梦寐以求的革命圣地——延安。

在这里,白天,阳早一边养牛,一边辅助革命基地的生产工作。

到了晚上,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给寒春写信,告诉他来到延安后的所见所闻。

阳早坚信,他的小调皮姑娘,也一定会爱上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而此时,寒春所在的核物理研究所,也迎来了一位中国留学生,也就是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

交流学术之余,寒春经常向杨振宁打听有关中国的情况,并向他请教中文。

在那里,杨振宁教会他说的第一句中文是:“这是一支钢笔”。

寒春(左)杨振宁(右)

此后的每一天,寒春甘之如饴地学习着尖端的物理知识。

她渴望尽早完成学业,去那个虽然清贫、但充满着美好的革命圣地。

1948年,正好宋庆龄邀请寒春来华工作,她决定放手一搏,看看阳早描述的那个地方“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奇。”

于是,在哥哥韩丁的帮助下,寒春放弃了在物理研究室的工作,投身共产主义,前往中国。

阳早(左)寒春(中)翻译(右)

初到延安的那一幕,给寒春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她在回忆中写道:

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目的而工作,我融入了一个非常宏大的事业之中,作为全世界普通大众的一员,我像回到了家,那是一种享受,十分神奇,我自言自语暗道:“老天,这就对了”。

到延安之后,她利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解决了很多机械化生产的难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伯承先生在瓦窑堡的窑洞里,为他们举行了婚礼。

背景音乐是铿锵有力的“团结就是力量”。

此后,在中国百废待兴的时代,在黄土满天飞的陕北;

经常能看到两个外国人携手奋斗的身影。

他们穿着带补丁的衣服,面朝黄土,睡在窑洞里。

以独特的方式,见证着新中国60年的历史...

寒春夫妻在延安

2004年,寒春获授中国第一张“绿卡”,编号001;

手持绿卡的寒春

2009年,寒春被提名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

2010年6月8日,寒春在北京病故,享年89岁。

而她的爱人阳早,也在七年前过世。

死后,遵从两位老人遗愿,不建墓碑,不建坟头,不占用耕地,他们的骨灰,被一齐洒在陕北定远县三边牧场。

那里,是他们投身共产主义,最早来到的土地。

如今,已是一片茂绿的青草。

图源网络

结语

有人说:夫妻俩抛弃故土来到中国太傻,图啥呢?

可是,中国革命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有许多人,他们放下了肤色,放下了隔阂。

用自己的璀璨芳华,铸就了中国革命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写不朽:

人世间原本就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

[1] [2]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