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资讯杂谈 > 正文

知青的无悔青春:当时去延安下乡可是件时髦事-北京到延安

发布日期:2015/11/24 7:29:47 浏览:872

您好,分享的企鹅

VIP2

_xGv00_43a010b7cf3237d45a6f0c7f627efe78_xGv00_b7a692898db721d5dfde5e98ff4019c3_xGv00_1eddbdf3e485ae2b801a576bc8adb083_xGv00_31720a0e284b66568f9297b157194dca_xGv00_da89472e47a1a4e48a9642bcbcc2a388_xGv00_03db7b79881e2aab62363cd90539a520_xGv00_0f658d7a25d819298ef8185559c7f5a9_xGv00_181ecd807e7ebce31988b7b731c81c51_xGv00_d1d7adeb140b153de72514cac649f3c8_xGv00_526b813832c173c6836ee7241fc5601b
_xGv00_36d71706fc923a0314798acd0e2d7ca2_xGv00_dde60e5ed2a708b9b42d69e3197ab3b3_xGv00_963829c10b5c596f96715f186e40c13e

_xGv00_32ca6ef15d1b65e28b11b40b5d8221df_xGv00_a5767dae09b959540aeab27d8d5e8404_xGv00_48c8241ddc65d72a63738d3f916610c6
_xGv00_d75e1e80125545639254a14a30864005_xGv00_680827a9d6131aede98e55bdffe53898

_xGv00_b66e1624b6e75f4c6a23de3664f57f2f_xGv00_afd5b1cfc0dc2ef478cb72b7fbdc2da7
知青的无悔青春:当时去延安下乡可是件时髦事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敬泽昊彭芬2015-05-0407:00
_xGv00_751c877260df2e45ed888a828113e8b6_xGv00_72ed101822623daec364ba2c1c3141bf

在奔赴延安下乡之前,姚丹和全班女生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

对于北京知青而言,去延安下乡可是一件时髦的事情。图为姚丹(左一)和同学在宝塔山前合影。

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成长于红旗下的第一代人,最难忘的,莫过于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岁月。这样的经历,让他们不得不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便开始了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煎熬。

有人熬过去了,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有人没熬过去,后来被时代的大潮淹没……如今他们老了,到了回忆过去的年龄,对于那段岁月,他们会抱怨,会遗憾,当然更多的是难忘和自豪。

五四青年节前夕,西部网记者走访了多位知青,一边翻看着泛黄的老照片,一边听他们讲述那段岁月里的点点滴滴。

作者:敬泽昊彭芬

1969年1月,16岁的北京女孩姚丹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出发前,全班女生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包括这些女孩在内,上个世纪60年代末,近三万名北京知青来延安插队落户,据不完全统计,最终有近200人留在了陕西。

“在那个年代,去延安是件很时髦的事”

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从北京到延安,姚丹和同学们用了四天的时间——从北京坐火车到西安,再转乘到铜川的火车,最后换乘卡车才颠簸到延安。“路途太远腿都坐木了,下车连路都不会走了。”姚丹说。

在路上,姚丹迎来了自己的生日,“离开北京的时候16岁,踏上黄土地时已经17岁了。”

下乡的北京知青有的去了黑龙江、内蒙,有的去了山西、云南,而姚丹他们之所以选择前往延安,则是出于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在那个年代,去延安是件很时髦的事”。

1月的黄土高坡天气寒冷,下着雪的山路十分湿滑,好不容易到了公社,知青们都快冻僵了,却还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到达目的地。“老乡走在我们的前面,用山里人特有的背绳把沉重的木箱背在双肩。狭窄的羊肠路上无处停歇,只能这样负重挪步向前。雪天进山对我们简直就是灾难,陕北老乡却如履平川。”回忆起当年进山的情景,姚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姚丹带着自己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

最牵挂当年曾执教的窑洞小学

姚丹下乡的地方在离延安城有几十里路的河庄坪公社井家湾大队,“村前是弯弯曲曲的延河,村后是绵延环绕的大山。”山里的孩子每天要背上干粮到河对面的小学去上学,河上没有桥,夏天趟水过河,冬天踏冰过河,碰上发洪水过不了河,就只能耽误课程。

当时,这些文化程度其实并不高的知青,在山里人眼里算是文化人了。插队第二年,姚丹被队里派工当了老师。

“队里临时找了一孔旧窑洞,配上‘缺胳膊短腿’的旧桌椅板凳,在墙上砌了一块石灰墙,刷上锅底黑当黑板,临时教室就这么布置好了。”姚丹说,农村办学没资金,为了给孩子们买书本,她带着学生进山挖药材、打酸枣,晒干后卖到城里的医药公司,农忙时还组织学生拾麦穗、掰玉米、拾粪等,挣些工分。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姚丹很快乐,她教学生们跳舞、唱歌、游戏,还带他们参观革命旧址。离开延安后,她一直牵挂着学校的情况,令她欣慰的是,当年的窑洞小学如今仍在,还扩大了规模,条件也好了很多,“我教过学生中有好几个接过教鞭,当了老师。”

北京娃变陕北婆姨陕西就是家乡

趟延河、睡凉炕、饿肚子,长期的农村生活与劳动让姚丹患上了关节炎,拄了大半年的拐棍。虽然生活艰苦,但知青们始终报以对生活的热情,他们游览宝塔山,还在延河大桥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合影。

70年代初,北京知青们通过招工一个个离开村里,大多数人都选择回到了北京。1972年,姚丹本来有机会离开,她却把招工名额让给了家中有困难的同学。那年年底,和她一起下乡的北京知青全部走了,只剩下她一个人。

1973年,姚丹被招干到了河庄坪乡政府工作,后来又调往延安城区区委办公室、延安地区轻工业局,在此期间认识了陕北籍的丈夫,姚丹决定,留在陕西生活。“我的心态一直都比较好,对于能不能回北京,一直没有多想,随遇而安吧。”

后来,姚丹调到了西安,生下了儿子,“当年的北京娃,变成了陕北的婆姨。”后来,为了照顾户口迁回北京的儿子,她又回到北京工作了几年,并在北京退休,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西安安度晚年。

“儿子虽在北京长大,考大学时却选择了西安交大,我这一辈子,算是跟陕西结下了不解之缘。”姚丹说,这片黄土地为她的人生注入了丰富的养分,陕西就是她的家乡。

最新资讯杂谈
  • 延安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05-09

    来源时间为:2024-03-0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规模的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系统全面学习、总结了党的历史,传承、发扬了党的成功经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 权威版青岛公交线路站点大全出炉出门不迷路05-09

    青岛日报/青报网讯近期,一则“青岛公交线路大全”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被疯狂传阅。不过,有细心的微友发现,受线路调整等因素影响,文中有很多条线路的站点等信息并不准……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2024年度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05-08

    来源时间为:2024-5-8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规定,现将我单位2024年度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予以公示(按照姓氏笔画排序)。公示期间,如有问题,请向……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