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延安 > 资讯杂谈 > 正文

扎根大地演人民想看的戏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谈五次赴延安感受

发布日期:2015/10/15 12:01:18 浏览:2015

10月15日中午,记者在延安机场巧遇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风尘仆仆的他刚刚在延安宝塔山参加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艺术火种采集仪式,准备飞回上海。他是前天下午飞来延安的。行程非常赶,但尚长荣毅然决定参加。他说,我对延安有很深的感情,这已是第五次到延安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尚长荣认为,如今是戏曲发展最好的时代。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令人振奋,“不能谁有钱,就给谁演戏。我们这些人终于腰板挺起来了。”


在去敲上海京剧院的大门之前,尚长荣从1959到1991年在陕西京剧院工作了32年。1961年,尚长荣第一次到延安,当时,三年自然灾害还没结束。一百多人的团包括陕西省京剧院和一个学员班,去慰问农村煤矿和延安百姓。“我父亲也借此圆了一个梦,他一直想把他的戏送到延安。他在延安大礼堂演了两场戏,一场是《梁红玉》,一场是《双阳公主》。我演的是《满江红》中岳飞的手下大将牛皋。”那时候延安还是老样子,剧场没有扩音设备,一切都简单朴素。不过让他激动的是,在那儿第一次见到了刘志丹的夫人“同妈妈”。


尚长荣还记得,1964年召开了全国现代戏会议,那是他第二次演现代戏,演的是根据杜鹏程《保卫延安》小说改编的《延安军民》,他在里面演青化砭连长,在排演中熟悉了陕北三战三捷战役的经过,对延安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1973年,尚长荣到延安的蟠龙镇生活了1个半月,在劳动中创作取材。当时,生活条件是艰苦的,他还记得到镇里去吃饭,馒头是红颜色的高粱面做的,“我吃两个得买三个,因为有灾民要饭,吃的时候得不断地掰,不是怕灾民追赶,看着他们,我自身也吃不下去。”


当时还在文革中,尚长荣印象深刻的是,自己第一次演现代戏中的一号,还需要“打报告”申请。之后,再一隔就是近20年。1992年,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50周年,尚长荣再一次来到延安。当时,延安已经大不一样了,出现了各种娱乐、文化场所,演出条件也大为改善。在那里,尚长荣清唱了《周总理又回延安城》。“那是由一个作家写的,取材于周总理在延安的真实事件,很感人。这是我第二次艺术生命的第一个作品,我们都是含着泪给它编腔、演唱。”


2012年,尚长荣参加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70周年的中国文联采风活动再一次到了延安,依旧清唱了《周总理又回延安城》。今年,是他第五次来延安了,谈起如今的感受,他神采飞扬。“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文艺状态,我有幸是过来人,我们进行回顾、追忆、反思,不外乎是增强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信心和文化自信。作为一个戏曲工作者,我们这个职业不是演戏谋生,我们要有社会担当。演员就是要把许多古今故事、人物、情操,在舞台上呈现给大家,给观众文字、美学、视觉、听觉上的艺术享受。”


他谈到,有相当一段历史时期,戏曲院团是边缘化的,只要挣钱就好。“据说有些县级剧团已经没有团了,不能演出了。怎么赚钱怎么来,剧场都改成歌厅、洗浴中心。”


尚长荣说,“接民心、接地气,要知道老百姓想看什么。不能总是翻箱底,演老戏,吃饭赚钱而已,还得出点新剧目。”

最新资讯杂谈
推荐:美发 照明 养殖 家电 中介 文化 休闲 江西 空运价格 服装服饰 德阳 江门 查询天气 芜湖 空运网 社区 空运物流 空运代码 石家庄 深圳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